就在刚刚结束的暑期尾声,8月共计上线49部网络剧,入榜网络剧播放量TOP10榜单的作品中,悬疑题材凭借4席优势成为最为“吸睛”作品。
抓着巨蟹座的尾巴在7月最后一周开播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热度不减,又持续贡献了32.5亿的播放量,截止8月31日,累计创造了36.7亿的播放量。IP剧《双世宠妃》自7月10日开播以来表现不俗,作品第一集更是创下了单集3.4亿的播放量,8月1日当天更是创下了剧集自开播以来单日最高播放量2亿的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位居第三位改编自有妖气同名漫画的网络剧《镇魂街》8月2日开播首日播放量即达到3800万,最高单日播放量达到了1.1亿,截止8月31日,累计播放量更是创下了16.5亿的成绩。各维度表现均超过同为漫改剧的《画江湖之不良人》。
网络剧成漫改发酵优选渠道 动漫作品可通过季播延长生命线
当文学IP在泛娱乐版图中上下游延展的同时,2016年由国产动画《画江湖之不良人》改编的同名网络剧的上线引起了业内聚焦。第一季7亿点击量的成绩更是为业内打了一剂强心剂,网络剧也成为了漫画IP泛娱乐版图发酵的优选渠道,多家影视公司开始了以网剧为载体的大规模试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立项公示的漫改影视作品近50部,并且陆续地仍有新的漫改项目不断涌现。
相对于文学IP,漫画IP具备得天独厚的“画面感”,但正因为这种画面感让IP原著的粉丝群体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如何在还原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再创造,并通过“再造”拓宽用户群体是漫画IP影视化的难题。
动漫作品《画江湖之不良人》以季播的形式,不断积累沉淀用户,从动画阶段到网络剧的这3年间,用户年龄由动画作品播出第一季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逐渐向高年龄层发展。动画作品第二季阶段,用户年龄开始向18岁以上发酵,网络剧第一季播出后,核心用户群体集中在25-30岁具有强消费能力的年龄群体,并且这个群体规模在《不良人》第二季播出后得以增强和巩固。
导演五百在接受采访时提及,原作为3D武侠动画的《画江湖之不良人》在改编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三次元与二次元的转换。因此网络剧形态的《不良人》在真人角色的选择上要尊重观众的想象,保留大家在二次元里的部分想象,剧中场景、道具都尽量以符合用户基本观看习惯的方式来呈现。
在记者看来,漫改剧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在还原原著精髓基础上的再创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漫画原著IP与漫改剧之间地“共振”。把握好二三次元之间的平衡,以及原著粉与新观众群之间的维持及发酵。《镇魂街》漫画从2010年2月首更到2015年底决定进行真人化改编,五年累计阅读量12亿。但在网剧开拍到2016年11月杀青的一年时间里,漫画原著的阅读量增长了14亿。
其漫画和动画的用户年龄区间集中在15—30岁,网络剧《镇魂街》上线之后,势头迅猛,核心用户始终集中在18-29岁区间的青年目标群体,基本与原著粉丝吻合。相较于原漫画稍显沉重的风格,网络剧版的《镇魂街》融入了更多的喜剧中二、逗趣的元素,保留了原著青春、热血、守护、牺牲的精神,不仅在故事上下功夫,特效完成度也较高,尽可能的还原二次元的种种奇观,成为了暑期档的一部现象级“小黑马”。
综述伴随着市场对漫画IP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慢慢扩大的受众人群将使优质漫画IP越来越受重视。在破次元壁诉求日益加强、IP批量涌出的当下,业内各界对于热门漫画IP改编电视剧的未来都持乐观的态度。相较于美国DC和漫威长达70年的泛娱乐工业版图,我国的漫改之路才刚刚启程。而相较于网文IP创作过程更为漫长的漫画IP,更需要市场戒除浮躁,耐心等待优秀的内容经过时间的洗礼沉淀用户,最大限度的为IP延长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