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脑子一热,就想来投资电影的人立刻停步,千万别往里淌,那是一个水太深的地方,首先你是因为热爱电影,你愿意说我投一些资进去,我不是唯一的追求投资回报,我的投资汇报里面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财务的回报,有钱的回报,有快乐的回报,那你可以做。因为你进去以后,买回来的东西,可能不光是钱,但是这个你必须要参与。如果你仅仅是丢钱进去,你趁早别去淌,那是绝对不能淌的,钱进去就没了,因为它不够,它完全不够,这么多钱能回报的,这是百分之百的。
但是如果你真正看重电影产业未来的成长,你愿意伴随这个电影工业和产业走长线,我说你可以干,为什么可以干呢?因为它在成长,如果说你不光是带着资本进来,同时带了管理理念,投心血进去,伴随这个产业走长线,那你可以是赢家,就是战略投资,这个投资你一看,你首先脑子里面,如果说近期,如果所有电影投资,进到电影产业里面有所作为的,过去我们一般的短线投资讲一年两年,短线投资两年三年,中期投资五到八年,长期投资十年以上,你尺度得变化,因为它是个太稚嫩的产业,刚刚起步的产业,所以它既是最高风险的投资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重大机会的投资环境,那就看你的耐力,你的眼光,你的决心,你打算花多少心血,而不光是投钱,如果你来走长线,那你就有很多机会,不管是上游团队,中游团队,下游团队,你都可以有机会,就是你愿意不愿意伴随这些团队一起成长,你投资本,也同时能成长,就是短期行为别来干电影,千万别来。
好的项目轮不到你,你也没干过,你丢钱进去,那一定是有去无回,百分之百的。好一点的项目,比如说韩寒这个项目我们在策划过程中,不断的有各大公司,国内的这些商业公司来找我们,我都推给路金波,我说别找我,找路金波,我不管,我们三个人已经有决定了,不让任何人来参投的,就是为了自由。显然韩寒电影是不可能赔的,不管是他的粉丝,还有他的社会影响力,还有他本身具有一定的才华,从一开始我们就不相信他会赔,我们就说超资的话,韩寒自己赔他自己薪水呗,无所谓。像这种项目你想投,人家不让你投,摆明了不会赔的项目,轮不到你,能轮到你陌生的,从来没淌电影界的人投钱,那一定是找死,一定是炮灰。什么地方有可能呢?确实有一些年轻团队是致力于长期成长的,这是机会,投人不投项目。项目轮不到你,投人有可能。
劳雷开始人并不多。因为你也要考虑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就是大家生存的方式,现在除了劳雷自身的团队以外,我分别跟另外四个团队在合作,一个是魏君子这汇聚时代,专门做剧本创意的,有一些我自己干不过来,包括我自己的一些点子创意,甚至我买的小说,我可能会交给君子这个团队去干,我跟他搭档,我也参与到他公司里面去,但是我可能参与进去,比如说他们每个星期开会,我可能一个月都不开一次会,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像一个金字塔一样,这样的话,你可能是独立的发展出来一批,可能比较好的剧本。
再有一个,可能在市场上,因为每一天基本都会遇到找你的人,通常一般我不听你接什么样的剧本,因为实在看不过来,所以一般我希望说,你有任何想法找到我,我不会回绝别人,是说你不能发一个梗概给我,因为剧本我实在读不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读,其实一个电影,几句话就能看到,说实话,根本不用看剧本,其实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几句话我就知道这个是不是好电影,如果几句话说不清楚的,一定不是一个电影,一个电影故事,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核心的张力在哪里,它的独特性在哪里,一听就知道。一个是故事的创意有可能打动我, 还有,人能打动我,人的生活状态,和他的收入状态,以及他内心的冲动可能打动我,就是你要了解你的合作伙伴,了解他的方式和状态,他心里面长的到底是什么,你需要知道这个。其他不是可为的嘛,唯独人的世界观我是改变不了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改变不了。他真的那么热爱电影,我一般都特别容易被打动。
而且你要分清楚的是什么呢?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导演,未必是好的编剧,一个好的编剧,未必是好的导演,那就看我们要哪一头。我现在还在跟三个年轻导演在沟通,都在一直工作,我看他们什么时候能把这个项目长熟了,现在有三个年轻导演,跟我一直合作着的,我们的承诺都是……反正这三个人我都喜欢,我觉得人品很好,有冲动有想法,那就是看我们的剧本能不能长大到能动的时候,所以这也是一个选择。所以可以看到,我们没有追求产量,我们也不排出产量,只要是好电影就干。
七、理想国
方励:当然从市场秩序来讲,我们很羡慕欧美了,就是市场秩序,但是我并不羡慕美国,我不羡慕美国,就是因为它的主流院线,被垄断了以后,把门槛给垄断高了。欧洲分离出来了,如果说理想的话,我肯定是希望,中国电影要有分级制这是一定的,因为小孩子跟成年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受众是不一样的。影检,每一个国家可能都有相对的约束,影检我是不反对的,我是支持的。如果要说我自己呼吁这个政府,或者是业界的话,未来我们的影检应该要透明,不能暗箱操作,你想想看,现在法院判刑,判一个死刑,人家还有申辩的机会,你说咱们电影,以后遇到问题,有没有可能审片委员会、管理机构,跟制作方、创作方,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有一个陈述的机会。
审片都是一群人在看,主观一点,主观都会受到各种影响,而且从良性的……这个我在电影局以前有呼吁过,我说应该以后允许有一个陈述和听证的机会,这样的话创作者和制作者们知道,应该是这样的东西,我变一张,我可以调整这个内容,以低成本的方式,我把这个电影救回来。那对于审片,所有的各位来讲,其实不是作者的立场,是那样扭曲的,只是说走的稍微多了一点,或者没有意识到,双方一拍即合,很多电影是被救回来的,既然前期投了这么多心血和这么多资本在里面。那我觉得作为创作者和制作者,有权力争取一个说话的机会,陈述的机会,我觉得在影检制度上,未来应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这是必须的。
再有一个,就是什么时候能抛弃这个理念,电影是一个文化商品,它不是一个政治宣传工具,这个理念已经太过时了,因为现在电影已经不是在电视上播,电视台之所以是喉舌,因为它是实时的,电影不是实时的,电影是在终端末端卖场上去经营的,它没有实时的所谓的社会效应,它应该不是一个宣传工具,它跟村长跟书记是一样的,它就是一个文化产品。我希望的理想状态,什么时候对这个国家的管理机构意识到,电影应该规范到文化产业里面去,而不是在宣传喉舌通道上,那这样的话,所有的规范也好,包括业界的游戏规则也好,都比较好建立,这个可能是我最希望的。
当然还有一个我比较希望的理想状态,也就是我们整个电影产业里面的队伍越来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比如说进入电影院的,这次我去营销《后会无期》,跑这个路演,见过了很多很多影镇经理,今年我就特别高兴,我们还能看到影镇经理里面有很多80后当影镇经理,我每次到院线跟经理们聊天的时候,一直跟他们讲,我说你这个电影院,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社区里面,你有没有主动的出击去经营你的市场,而不是我只是等在这,片方给我什么,我就摆在这,作为一个卖场。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电影院的经营成我们这个社区里面的一个文化中心,那个时候你的产能也提高,电影的产出比也会提高,而且观众都能看到不同的电影,而不是现在有机会了,上两周三周,没机会的一日就完蛋了,你还没有到把观众的品位细分出来,重新打包,重新调节,这个还有一段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真正热爱电影的各个专业的人士,不管是财物的、金融的,包括管理的、运行的,就是各种人才都需要,就因为这个产品跟别的产品不一样,它有时效性,而且它有一定的工作影响面,关键是生命周期比较短,所以这个更需要产业里面,让所有投进去的心血和资本,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这个回收就代表着更多的人群能看到电影。
八、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
方励:我觉得每一个年轻人,他热爱电影,愿意投身于电影产业的年轻人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电影,是因为我自己爱看电影,还是说我自己喜欢玩影像,还是我自己喜欢构建故事,还是我喜欢参与电影的市场传播。
你总得找到自己的特长,喜欢电影的人很多,因为电影是离我们生命和生活最近的一种产品,很多人都会喜欢。关键你自己撇出自己的生存能力以外,也就是你真正你在哪方面有特长,你比如说你是做美术的,我们就不要想去做导演了,不能说我非要做导演才叫做电影,我可能最适合做海报设计,我可能最适合做剧照,现在我们找专业人士真难,就是全社会,我们在电影产业里面,找几个剧照师都找不着,找几个剪接师也找不着,找几个真正的海报设计师也找不着,都是零零星星这一个那一个,都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不应该的。
很快几年以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然后你看看每个专业里面中国有几个人啊!人人都要乌央乌央的要戴导演的帽子,导演协会里面好几百,听说是200多人,在导演协会里面。那我们看看剪辑协会里面有几个人,我们的电影作曲有几个人,其他专业一细分,没人,乌央乌央的都要做导演,我觉得这个肯定是畸形的,而且走不长的,而且对所有的年轻人不利。
我见过很多女孩子,都想当明星,明星梦没可能,但是你要热爱表演,无论什么角色,我演起来都过瘾,那有戏,不管什么小角色,只要我能活,有点儿片酬能交房租水电就行,那是真正热爱表演的,你说我就想当明星,门都没有,哪有那个可能啊!那是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所以这种路不能走,可是我们还有这么多产业环节需要专业训练人士,扎进去的。不是说只有做导演,才叫做电影,太多的专业工作了,每一个工作里面都能为电影产生贡献。
我相信这是两层问题,一个问题是华语电影界,不光是中国。整个华语电影圈里面,过分的突出导演的作用,如果你真到一个大的商业制作的时候,一个什么都是导演说的算,那个产业就完蛋了,因为它不科学嘛。既然是一个大的制作,你比如说投资五千万以上的,过亿的电影,你怎么可以让导演随便管啊!那肯定不合理的,从一开始的剧本,到故事的分镜,都得很科学的讲,这样才能把风险压的最低。而且未必素材拍完了,这个导演就是最好的剪辑,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剪辑技术,这个时候导演应该靠边一点了,你可以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未必是你剪的最好。 很多这样的例子。彻底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讲我们过去产业里面,历史遗留下来的不科学的传统导致的,一说电影,导演在这,什么都是导演中心制,那产业一定完蛋,一定未来没有产业。但还有一个问题,也因为这个导演终身制,导致稍微有一点点创作能力,懂一点点电影的创作规律和制作规律,人人迫不及待戴导演的帽子,本来美术干的好好的,造型干的好好的,摄影干的好好的,急着当导演,或者演戏演的好好的,也要当导演。真是这个问题,这个光环太亮了,诱惑太大了嘛,又有钱,又有利在这,这个问题肯定长不了的。因为这样下去,产业形成不了。
回过头来,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但是这个是相关的,价值观的问题,钱是用来干吗的?很多人都忘掉了,这是基础要普及的,钱是个什么东西啊?钱是一张纸,花了两个圈一个数,钱拿来干吗的?钱是拿来买高兴,买快乐,买舒服的,挣钱过程是痛苦的,我说你全赔完了。你想想看,每天我们去挣钱,我做的工作,是我不喜欢的,我只会挣这个钱,我已经牺牲生命的一半了,一天24小时,八小时睡觉,有感知的生命是6个小时,8小时挣钱,不快乐。这钱挣它干吗?加权平均嘛,投进去,这个投资汇报不够啊!投进去的是命,那是最值钱的东西,拿回来几张纸值钱吗?这个都忘掉了。
作为一个工作,你能快乐,这是最大回报。买都买不来的回报。因为你命不再来了,我有时候经常跟圈里的年轻人朋友说,这都不是什么数学,这是算术,四则运算的算术,百分比你乘呗,你牺牲百分之多少不快乐,换来多少快乐,算呗,加权平均法。你把这个问题要解决了,我相信好多问题就好解决了,本来我做的高高兴兴的,扛个摄影机是挺舒服的,只不过一看,当导演可以呼风唤雨,我老被别人使唤,其实你本来扛机器,扛机器就好了,你干嘛一定要当那个导演呢?你说当一个三级导演,还不如做一个一流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