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情不分种族肤色,以及年龄性别,好的爱情电影也不分是不是同志电影。
当字幕出现的那一刻,早就被电影中的爱情深深感动,完完全全忘记了主人公的性别,只记住了两个深深相爱的人和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断背山》是这样的电影。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这样的电影。
《燃烧女子的肖像》也是这样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法国,年轻的女画师玛丽安继承了父亲的职业,也就顺其自然地有机会再次为父亲的老主顾服务。
那个年代相机还没有发明,有钱人家的父母一般都会花钱请一位画师,给自家待嫁的姑娘画一幅肖像,以待如意郎君的出现。
就是这样的契机,年轻的女画师玛丽安来到了一座孤岛,给父亲之前服务过的老主顾家的女儿画肖像。
父亲的这个老主顾家,一开始有两个女儿,可是不久之前,大女儿在出嫁之前竟然选择了自杀。
于是老主顾家的夫人,又急急忙忙地把二女儿从修道院接了出来,并且找来了年轻的女画师给其画肖像,以求赶紧把她嫁给城里的有钱人,实现某种利益上的联姻。
年轻的女画家来到老主顾家之后,夫人告诉她自己的女儿情绪有些不太稳定,所以只能慢慢地接触,偷偷摸摸给其完成画像。
年轻的女画师玛丽安和二女儿洛伊思刚刚接触,洛伊思显得有些保守拘谨,根本不苟言笑。
洛伊思的这种状态,给玛丽安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为她根本无法跟这个女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也就无法捕捉到她最真实的表情。
所以玛丽安试图走进洛伊思的内心世界,常常用极具深情的眼神凝视着她,并且跟她讨论姐姐自杀的原因。
就这样洛伊思渐渐地和玛丽安开始熟络了起来,她把她的凝视当作了情爱的表达,也用自己的行动去回应这种凝视。
四五天的时间过去了,玛丽安的工作也快完成了,她把画好的肖像的让洛伊思来看。
此时的洛伊思犹如大梦初醒一般,终于明白了玛丽安的凝视不是情爱的表达,而是工作的需要。
洛伊思的内心痛苦万分,看着自己的画像也没有任何的惊喜,并且直言画得没有灵魂。
玛丽安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愤怒地毁掉了画像,这就让洛伊思的母亲生气不已。
她开始质疑玛丽安的工作能力,并且想要辞退她。
就在这时,洛伊思挺身而出,选择自己主动配合来做模特,以助玛丽安再次完成画像。
夫人有事进城之后,洛伊思就穿上礼服,做起了模特,她和玛丽安,以及小女仆三人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玛丽安凝视着洛伊思,洛伊思凝视着玛丽安,两个少女的眼睛开始相遇,眼神开始传情。
每日每日的朝夕相处,让玛丽安和洛伊思渐渐心意相通,在一次篝火晚会上,两个隔着人群相视而笑。
那一刻,两个人的内心应该是明白了什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忘情到连裙子被篝火燃烧都不自知。
她们在礁石背后相拥热吻,在画室里激情四射,在床上互诉衷肠,你一言我一语,真是体现出了爱情的美好。
玛丽安:“我记得,你在厨房熟睡时的样子”
洛伊思:“我记得,你玩纸牌输给我之后沮丧的表情”
玛丽安:“我会记得你第一次的笑”
洛伊思:“我会记得我第一次想吻你的时候”
玛丽安:“你曾经问我有没有尝过爱的滋味,我当时说没有,但现在才是”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没过多久,夫人就回家了,并且直接带来未来的女婿,玛丽安和洛伊思两人自知无法改变已成的定局。
她们只能深深地道别离。
又过了几年,玛丽安在一次画展上看到了洛伊思的肖像,画中的她表情依然冷艳,旁边也多了一个小女孩。
不过她的手中拿着玛丽安当初送给她的那本书,并且书刚好被翻到了28页,而那一页上面正是有着玛丽安的肖像。
在一次音乐会上,玛丽安于人群中再次发现了洛伊思,此时的洛伊思被音乐感动的流泪满面。
这音乐正是玛丽安当初弹给洛伊思听得那首。
维尔瓦第的《四季·夏·第一乐章》。
《一代宗师》里宫二说:“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对玛丽安来说如此。
对洛伊思来说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