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影坛人才涌现从未停下脚步,1989年的泽维尔·多兰拍出《妈咪》,去年在戛纳和84岁的让-吕克·戈达尔同获评审团奖;今年奥斯卡上,1985年的达米恩·查泽雷用《爆裂鼓手》让人感受到了后生可畏。
在华语影坛,今年暑假80后导演们的表现,起码证明他们在市场号召力上已开始显示出能量。正在热映影片《滚蛋吧!肿瘤君》导演韩延,10亿俱乐部的最年轻会员大鹏。加上从台湾转战大陆的陈正道、被称为“电影圈产品经理”的郭敬明、坚守艺术片领地的李睿珺、向往科恩兄弟作者类型片的忻钰坤、还有从网剧进军大银幕即将迎接考验的的易小星。
这批年轻电影人有些已在市场上证明自己,有些还未大众所熟知,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创作理念,但他们对于电影的爱或许是相似的。无论是主攻商业类型,还是坚守艺术理念,拍好电影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如今的国内电影市场,盛世也好、乱象也罢各有各的说法。未来将会是怎样,80后这一代将如何发展无疑相当重要。
今天,我们挑选了7位各具特点的80后导演,让大家了解这些即将或者已经崭露头角的新晋力量。
韩延:《肿瘤君》票房已超预期“打动自己”是最核心原则
作品时光网平均分:7.2
《滚蛋吧!肿瘤君》导演韩延在电影发布会现场
1983年出生的导演韩延,科班毕业,曾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系导演专业。近几天影院中热映的影片《滚蛋吧!肿瘤君》就是他的作品。“肿瘤君”是韩延执导的第二部影片,与他同校的白百何饰演影片中的女主角熊顿。影片上映7天已拿到2.83亿票房,虽距离片方喊出的10亿还很远,但上佳的口碑对年轻的韩延来说已算成功。
在一众80后年轻导演中,韩延的运气还不错,2012年29岁的他拍摄处女作《第一次》,就请来了杨颖和赵又廷两位新晋明星,而且还有金牌制片人江志强的支持,只不过最终不到3400万票房,让他直到3年后才为更多观众熟知。
面对《肿瘤君》的票房,韩延表示:“我觉得2亿已经超出预期……当时决定拍‘肿瘤君’的时候也没想到票房会怎么样,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这个故事。现在我的心态也比较平和,有很多人问我对票房有什么期待,在拍之前想的是1亿。”
出乎导演预料的不仅是票房,连《肿瘤君》这个项目都是个“意外”。据悉,韩延拍摄完电影《第一次》之后,便与江志强着手准备一个商业题材项目,意欲合作的演员也是白百何,结果突然了解到“肿瘤君”这个故事,一下就改变了方向。原本大体量、大制作、更有票房期待的大项目变成了“肿瘤君”,因为这是他特别想讲的故事,即使看起来没什么市场前景。
韩延认为:“导演拍每个作品都有一个核心的原则——作品一定能够打动他自己。”一部电影的诞生,从一个题材到剧本、拍摄、再到上映是个漫长且折磨的过程,一旦碰到磨难,只能全靠故事对创作者的触动来支撑。韩延解释说:“只要是拍了打动自己的作品,那它一定是有意义的。”韩延觉得《滚蛋吧!肿瘤君》“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商业片,虽照着商业模式去做,但内核是偏文艺的,用白百何的话说,是一部‘有灵魂的商业喜剧片’。”
我就是职业导演 创作者要维护观众对国产片的信任
倘若没有“肿瘤君”,韩延也许现在正在拍一部惊悚电影。对于自己将来的定位,他说:“我就是一个职业导演,不想把自己定性,每个年龄段想表达的东西和方式也不一样。”韩延以自己的偶像导演李安为例,李安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每一部又都有他自己的风格和精神内核。而韩延希望有朝一日能做到偶像安一样,商业与艺术兼顾。
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与韩延认为一定要尊重观众,不能脱离观众。在他看来,在每一次的创作实践之中,观众这两个字会越来越清晰,他说:“第一次拍电影的时候,我不知道‘观众’是谁、什么样、有什么反应,‘观众’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而随着拍片越来越多,我对‘观众’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在创作上,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不应该因观众的变化而变化,但创作手法可以变化。”
韩延作品《第一次》《滚蛋吧!肿瘤君》
“肿瘤君”的成功不代表韩延下一部作品就会顺利,被问到将来是否还有勇气坚持,而不向市场妥协?他坦言:“市场不会因为你妥协了,就对你格外好。”他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认为自己在拍《第一次》的时候,就有些叙事过度,在《肿瘤君》这部电影中就会有所克制。这就是成长,而不是妥协。
越来越多的80后导演冒出头来,韩延评价自己以及并肩同行的“80后导演们是充满朝气的。”大家都在想办法突围,整体的氛围很好。”最近,韩延看了李睿珺导演《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预告片,觉得很不一般;他也会经常与导演大鹏交流,聊一些创作的小细节。他觉得,年轻人多交流心得,对成长有好处。
今年暑期档国产影片三巨头《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绩喜人,韩延说:“三部片都配得上他们的票房,作为一个从业者我挺骄傲,真的有一批导演在闷头创作,在忠于自己的表达。我很受鼓舞,只要观众对国产电影有信心了,创作者就应该维护观众给出的信任。”
大鹏:《屌丝男士》Low可以,但《煎饼侠》不Low
作品时光网平均分:6.8
《屌丝男士》宁可low,《煎饼侠》并不low
大鹏定位自己是一位努力的导演,他非科班出身,一直认为自己在用笨拙的方式去实现本可以靠天赋或技巧完成的事情。在拍摄《煎饼侠》的时候,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熬夜,而是如何去证明给工作人员看,自己有导演的能力。
他不敢犹豫,不敢露怯,身边都是这个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怕别人说他搞不定,怕损伤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挣扎、困惑、矛盾,这一切都有,只不过就是咬咬牙,你必须承担”。
在这个主持人、演员、作家纷纷跨界当导演的时期,大鹏并不是最急于想通过电影证明自己的人。如果让他自己做选择的话,他可能5年内不会做导演。
2012年《屌丝男士》第一季点击量破亿的时候,出品方之一新丽传媒的董事长曹华益就找过大鹏,问愿不愿意拍《屌丝男士》电影。大鹏坚持要找一位合适的导演与编剧来做,第一个找的是田羽生,那时还没有《前任攻略》,后来因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又回到了大鹏的手里。2013年《屌丝男士》拍完第三季,叫兽易小星已开始筹备电影版《万万没想到》,那时候大鹏只是羡慕,依旧不敢拍电影。
即使最后决定从网络剧变成电影,用的也是《屌丝男士》的原班人马,但大鹏在《煎饼侠》宣传时,严格规定宣传方不要讲它和《屌丝男士》有任何关系,他不想让人认为这是《屌丝男士》加长版,因为他说自己尊重“电影”这两个字。
他已经受够了快速的消耗自己,从《屌丝男士》第一季到第四季的3年里,他拍了400分钟的笑话,大鹏苦笑道,过去的生活就是不断在想怎么能让观众笑,但在他眼里,快速是有代价的,就是廉价,“当你很快速得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会认为它没有那么金贵”。
大鹏坦言,他以后会慎重地去拍摄网络剧,7月末,搜狐视频推出的网剧《如果没有》,他只是担任了监制的角色,他下一部作品也会是一个喜剧电影。《煎饼侠》目前已经过了11亿,并且延期到了9月20日,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影项目找到他,他会珍惜自己的每一步选择。
大鹏的终极目标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可以信赖的品牌,就像徐峥那样,让大家形成对他信任和惯性的判断。
“一朝路人甲,今朝煎饼侠”
11年互联网视频生涯,大鹏做过脱口秀节目《大鹏?N吧?N》,也做过网剧《屌丝男士》,电影处女作现在已经破了11亿,在《煎饼侠》上映的时候,薛晓路导演说“一朝路人甲,今朝煎饼侠”。(大鹏曾经在《海洋天堂》中就扮演过一个路人甲。)
“当初在拍《屌丝男士》的时候,我就是简单粗暴,就是想让人知道我。当有1万个人知道你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拍10个人看的东西。”接地气是大鹏的制胜法宝,他说自己也拍不出来恢弘气势,就是"简单粗暴"+"接地气"的策略,让《煎饼侠》有了今天的成绩。
虽然他是80后导演中第一个迈进10亿俱乐部的人,在他眼里80后已经不年轻了,也不认为是新势力,90后马上就来,自己随时可能被淘汰。时间很残酷,他必须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专业,才可以爆发。用原始的方法吸引到目光之后,就要更慎重自己的表达。
大鹏是一个反大数据的人,但是他看不得很多人说“你们的成功就是站在IP的基础上嘛,但所有IP在成为IP之前都是原创“。
他很介意别人说他Low,在《屌丝男士》阶段,大鹏宁可Low,“就是让你看我,然后让我有表达的权利。然后到《煎饼侠》这个阶段,你就不要说我low,因为我觉得《煎饼侠》不Low”。
四部“小时代”,17亿票房作品
时光网平均分:3.8
郭敬明拍《小时代》已经厌烦了
从《小时代》第一部开始,针对郭敬明的质疑声就没有停过,拜金主义、影楼美学、粉丝圈钱种种标签纷纷贴在了他的身上。两年四部戏,总共逾17亿的票房,这是郭敬明跨界导演之后的成绩单。四部电影采取两两套拍模式,以国内导演平均一部戏大约要两年的时间,郭敬明两年完成了别人八年完成的事,第五部电影《爵迹》也已开拍。
从2013年到2015年,是中国电影市场急速膨胀、光怪陆离的两年。郭敬明作为参与者尝到了甜头,也从那个“45度角仰望天空”的小四变成了“中国电影圈第一个产品经理”。
在大家的眼里,他商人的一面多过导演。在他看来这并不冲突,要看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不在这方面,还要看有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兼顾,“导演最重要还是创作,创作结束后,我愿意在宣传上把这个作品推广的更好,这是我多出来的努力,也是我乐意去做的事。”
“小时代”四部曲
2013年,郭敬明刚踏进电影圈,身份是电影电视专业的肄业生。写作经验丰富,拍片经验为零,想看他笑话的人为数不少。安晓芬曾经说,郭敬明为了《小时代》,在创作期间,每天只睡3、4小时,现场有专业团队技术支持,让他少了后顾之忧。
制作有团队,赚钱靠粉丝,《小时代》第一部上映的火爆场面,郭敬明身背庞大的粉丝群体充当前锋,也是从他开始,“粉丝电影”在中国正式登坛入室。
在郭敬明的眼中,只要观众喜欢,期待这个故事,这对他就是很大的动力,“文艺市场百花齐放才会繁荣,你需要做的的就是支持你喜欢的那种电影,这样类型多元。如果你喜欢某一种电影,但是你又不去电影院支持它,那其实最后它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差”。
郭敬明显然不同意,外界对于《小时代》的定位,他强调影片有着自己的符号,但不单纯是导演个人表达,这系列电影没有与这个社会脱节,他觉得《小时代》的优缺点引发了一些人的思考,那它就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