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新闻 / 正文

2025年暑期好电影好作品有不少!哪些电影值得一看?

我已看了《长安的荔枝》《戏台》《南京照相馆》《你行!你上!》,有的电影还要和单位同事集体观看或带娃“二刷”。

春节期间电影票房颇好,95亿元中,也有我的贡献。2025年暑期好电影也不少,我已看了《长安的荔枝》《戏台》《南京照相馆》《你行!你上!》,有的电影还要和单位同事集体观看或带娃“二刷”。 《长安的荔枝》历史照进现实 电影《长安的荔枝》改编自“文学鬼才”马伯庸的同名小说,马伯庸是80后畅销书作家,擅长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赋予当代的解读和想象,这部7万字中篇小说畅销书的读者受众为影片构建了非常扎实的社会口碑,观众底子不是一般的好。本以为喜剧演员大鹏导演兼编剧兼主演,围绕杜牧的那首古诗,影片会极尽搞笑之能事。 影片按照杨贵妃生日宴时间倒计时,情节层层推进,观众的心随着马队的昼夜“嘚嘚”奔跑声而阵阵紧张。观众时而为“荔枝使”受到的故意刁难甚至截杀而愤愤不平,时而为好人有好报终遇柳暗花明而欢欣鼓舞。炎热夏季,千里运荔枝,小小的九品“荔枝使”在自己的精心计算、众人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和坎坷,终将不可能变成现实,让人苦笑后陷入深深的现实思考之中。影片反映了普通人的人性:诚信,执着,践诺,善良,隐忍,智慧。不论什么时候,努力就会成功,爱拼才会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尽了唐朝的社会现实,而小说原著和影片远远超越了杜牧的这首诗,不但描绘了大唐社会小人物的心酸、艰辛与执念坚守,也观照了当下的社会现实与职场想象,历史照进现实。影片中有很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古人智慧令人脑洞大开,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魅力,年轻人、职场人的感受可能会更深,甚至共情。这部影片从人物角色安排、故事情节推进、场景与美学留白,科技的整体巧妙运用,都做了精心设计,堪称影视精品。七八月,从南到北,酷暑难捱,观看《长安的荔枝》不也是一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人文景观的清凉旅行吗? “老戏骨”陈佩斯吸引中老年观众 十年前,话剧《戏台》火爆,国内外巡演335场,没有抢到票。这次陈佩斯导演并主演的电影算是让我过了把瘾。影如其人,手艺人要凭手艺生活,传承老祖宗的手艺。有新闻说,陈佩斯投资这部电影后账上只剩几百元,黄渤一听主动放弃片酬。老搭档朱时茂担心影片票房,说要带着小马扎去影院一遍遍看。宋丹丹、蔡明、潘长江等演艺界名人集体观影。陈佩斯对喜剧和话剧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刚直谦卑性格一直令人敬佩,很多长期关注他的喜剧、话剧的中老年观众携家带口或结伴主动观影,年轻观众也不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台》让人深深思考,在资本与流量的裹挟之下,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该如何传承与发展?相信,“老戏骨”陈佩斯会让很多观众有喝“一坛老酒”的感觉,咂摸咂摸之后,还愿意和好友分享那份感受,那份精神享受,估计票房会远超预期。 抗战主题走进百姓心里 上午背着双肩背包,带好擦汗的湿毛巾和茶杯,去离家一公里多新开的电影院看《南京照相馆》。影院早场一般都是观众屈指可数,我还看过自己和娃的二人专场。但这次几乎满场,全家带娃看的居多。影片结束了,人们还不愿意离去,还沉浸在影片里,保洁员进来收拾卫生,工作人员提醒还有下一场,观众才慢慢起身离去。 观影期间,很多人抽泣落泪,唏嘘不已,我也没忍住,很多时候是紧握老拳,喉咙发紧,欲愤起怒吼。高叶、王骁,每个演员都演得好,非常投入,那么血腥残暴的场面,还原当时的场景,真的不好演的!导演申奥眼光独到,将一本记录日军暴行的相册作为“切口”,揭示日军侵华的真实意图和反人类罪行,导得好!日本为了蚕食、占领中国,残害国人的肉体,摧残国人的精神,反人类的残暴令人发指,但还要向外界极力隐瞒他们的兽行,刻意展示亲善友好。照片就是他们的一种宣传工具,也是他们自己内部论功行赏的凭证。 这部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南京的华东照相馆15岁学徒罗瑾和另一个爱国青年吴旋接力保留和守护一部记录日军在南京屠城暴行的16张照片相册。这些照片最终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铁证”,被后人称为“京字第一号证据”。那个年代,连生命都不能自保,还冒死留下这个相册,说明那时的国人是有精神的,是有民族气节的!铭记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奋发有为,建设我们的祖国。 《你行!你上!》到底行不行? 看姜文导演和主演的《你行!你上!》,感觉整个电影前半部分比较造作,姜文的东北话太垮了,把整个东北话、东北父母整得太那什么了。到底那什么是什么?东北人大都懂。有的东北话,东北人都不那么说了。当然,你可以说,在东北,口音也不尽相同,即使在辽宁,沈阳和大连话都不太一样。反正,作为东北人,我感觉姜文和马丽的有些东北话、表演比较刻意,不自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东北人生活中都那么大嗓门儿,那么一惊一乍,那么咋咋呼呼吗? 影片后面就好一些,比较贴近主题,当然,那些优美的音乐也很文艺。朗朗刻苦训练,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于获奖,终于成名。姜文扮演的父亲的陪伴,马丽扮演的母亲的守护,在郎朗的成长中都非常关键。窃以为,姜文是想通过此片实现自己电影艺术生涯的一种跨越或者突破。可能有观众会认为,姜文想表现的是鸡娃成长记,东北话、韭菜盒子、夸张的动作与不管不顾的呼号呐喊等等都是陪衬,后边的音乐多好听,朗朗成长记多感人。但整部电影让我感觉有点不适。或许真的如影评人所讲,姜文这次真的“失手”了?也许是我的欣赏水平不够,一刷没有理解姜文的良苦用心,需要二刷? 作为来自东北农村、已经养育了三个娃的中年人,看完电影,想起了东北人经常自嘲的一句话:心不苦,命苦,无论影片反映的主题,还是姜文自己。《你行!你上!》豆瓣评分6.7,是他导演作品中最低的。暑假北京炎热,南方炎热,而东北凉快。大家走进电影院,吹着空调,听着蹩脚的东北话,看着为了孩子而努力拼搏、不停奔波的父母,也可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刷短视频,看到预告《731》《东极岛》,非常期待!刷短视频,有在华生活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意大利人看了《南京照相馆》之后接受访谈,讲得特别真诚,没想到日军那么残暴,女人泪流满面,男人义愤填膺。是啊!外国人也要了解日本侵华暴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国人民抗战的不屈不挠的历史。电影、戏剧,比图书、比课堂更生动。 (作者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

关键词: 电影 作品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