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执导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托起整个暑期档。
灯塔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19:16,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为77.07亿元,其中《南京照相馆》票房达到18.98亿元,占比24.6%。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聚焦于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避难所,讲述了馆内老百姓起初只想保命,却因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日军罪证照片,面对日军暴行、同胞遭遇和民族存亡,他们最终决定将这些底片留存的故事。如此沉重题材,被申奥拍得克制。在豆瓣,该片评分达8.6。
需要注意的是,某种程度上,申奥已经成为新一代导演的市场化标杆。此前,他拍摄的《孤注一掷》,票房达到38.51亿元。前述作品,均有浓郁现实主义风格。
“在日常的创作当中,我比较注重对社会题材的发掘,同时也比较擅长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电影、构思剧情。“8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申奥表示。
此外,申奥还提到,微短剧跟电影也不光是竞争关系,它们中间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
“最近我关注了线下演出市场,比较令我意外的是这种传统演出模式不但没有受到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冲击,反而发展蓬勃。我也去看了几场,我的体验是,压力得到了释放,情绪得到了共鸣,情感得到了输出。所以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微短剧一定会朝电影的方向,去学习它优良的制作,电影也会向微短剧借鉴叙事节奏快、情节跌宕起伏等优点。这两者不一定是要争夺观众,而是共融、共存,去满足不同观众在不同观赏条件下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多元、立体的视频生态效果。”他说。
另外,申奥认为,电影始终具备着独特的技术与叙事优势。
“(电影)有较长的篇幅,所以可以去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有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可以有深刻的主题。诚然,短剧和短视频具备一些轻量化、不受观看场景限制等优势。在受到其冲击的同时,我认为电影也应该发挥独有的优势,比如它有大银幕的沉浸感、包裹感,有强烈画面特效的冲击和视听体验。与此同时,电影还有取代不了的社交属性。当观众看完电影后,可以跟朋友、亲戚一起讨论电影的剧情、讨论他们对人物与故事主题的理解等。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物更细腻的认识。”他称。
会上,申奥亦提及,在电影出海进程中,除了已经立住脚跟的武侠片、动作片、古装片以外,还应该拓展多类型影片,比如悬疑片、青春片、科幻片、爱情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