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茂名:短剧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媒体+”赋能见成效

近期,广东省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开辟“媒体助农”新赛道,“媒体+”热潮席卷南粤。2024年9月,茂名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在高州市滩底村挂牌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开创短剧经济带动乡村振兴,助推“百千万工程”新路径。一年过去,短剧给滩底村带来了哪些新变化?一起去看看。

茂名高州市泗水镇大联滩底村是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一座座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各具特色,乡村美景成为了三农微短剧的最佳取景地。剧组拍摄的火热场景在滩底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村民阿香也参与其中,忙得不亦乐乎。渐渐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明星演员,收入也有了可观的变化。

茂名高州泗水镇大联滩底村村民 王有香:

现在剧组来了一小时的话30块钱(片酬)都可以的。如果说演得多的话,可能有两三百(一天)。

短剧经济的火热,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更为当地开创了众多新业态。通过完善拓展滩底拍摄短剧剧组的基础生活服务、群众演员培训以及围绕短剧发布、宣传推广等相关业务,吸引众多短剧剧组前来取材拍摄,以短剧形式讲述茂名故事、传递广东声音,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委员 驻村导演 吴亚春:

他们现在提供了一系列的这种政策,从拍摄制作到后期的宣发,他们都打通了一个链条,然后让我们这些(剧组)首先是落地无忧,然后再宣发无忧。(一部短剧)我们从拍摄制作到上线(只需要)用两个月的时间。

短剧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滩底“庭院经济”“乡村经济”的增长,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近百人,吸引超30万人次游客到村旅游,村集体较上年增收约40%,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2万元,比上年增加近1万元。

大联村党总支委员 韩芷琳:

微短剧不仅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新的业态。各处的村居民宿成为实景地的同时,也化身成了滩底“特色店”,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如今,高州在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的助力下,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农短剧经济”概念,开启“微短剧+三农”“微短剧+文旅”的探索。

截至目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已累计吸引150个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其中将高州元素融入其中的就有80多部。微短剧作为文化传播的轻骑兵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已成为展示高州形象、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走出了“媒体+”助力百千万工程新路径。

高州市委副书记 郭靖:

我们以“微短剧+三农”新模式,打造了富民增收的新工具,促进消费新场景,文旅发展的新赛道,持续将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鲜活生动、通俗易懂的短剧表演,涵养了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和美乡村氛围,着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