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数字内容领域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2025中国短剧行业发展现状商业模式及出海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从行业规模、出海态势与区域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为内容制作方、平台运营及出海企业提供战略参考与布局依据。
市场规模
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首次超过国内电影市场全年票房(425亿元),预计2025年达678亿元,2027年将突破千亿。
截至2024年12月,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占国内互联网用户比例59.7%,超越了网上外卖、网络文学、在线办公、网约车等数字服务的用户规模。
短剧盈利模式一般分为单集付费、会员订阅和广告变现三种。
国内短剧逐渐从IAP向IAA转变。2024年以来,红果短剧异军突起,带动国内IAA模式逐渐扩大,免费剧在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大数快讯】公众号,回复【中国短剧行业】即可免费下载完整报告。
行业趋势
国内短剧产业基础的成熟为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应用有20个,其中微短剧类产品包揽8席,展现短剧出极强的出海势能。
出海短剧主要分为译制剧(国内短剧翻译出海)和本地剧(海外本地化制作)。截至目前,短剧出海仍以译制剧为基本盘。
目前,在出海的短剧内容中,译制剧占到80%-90%,本土剧只有10%-20%的份额。
出海短剧的商业模式和国内类似,分为IAA、IAP、IAAP三种模式,其中混合变现模式目前是出海短剧的主流模式。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大数快讯】公众号,回复【中国短剧行业】即可免费下载完整报告。
区域分析
全球不同区域市场呈现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态势。
美国:全球第一大市场,短剧出海的必争之地。美国用户付费意愿较强,头部短剧应用总收入的60%-70%来自美国市场。
数据显示,ReelShort和DramaBox在美国市场的平均单次下载付费是其他市场的6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本土剧相对有更大的长远发展潜力,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受众群体。
东南亚:文化习惯与中国相近,译制剧内容接受度极高,男频内容也有增长空间。单看收入量,东南亚短剧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就下载量而言,东南亚短剧市场是海外最大的地区市场。
中国短剧不仅在规模上实现跨越式增长,更凭借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多样化的变现模式快速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