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自制剧《逆天萌兽:绝世妖女倾天下》(以下简称《逆天萌兽》)播放量突破10亿大关,这也是红果自制出品的女频玄幻剧首个破10亿爆款之作。这部作品不仅印证了该题材的市场潜力,也展现了优质IP与创新表达结合所能爆发的能量。
近日,红果自制团队专访了该剧编剧南余、众乐乐影视导演林珍钊及承制方飞行轻舟负责人李思文,揭秘这部爆款短剧背后的创作历程。
主创方法论访谈记录,全文4000字左右,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编剧南余原是网文作者,2023年7月转型短剧编剧,至今已完成近20部短剧作品。《逆天萌兽》是其首部播放量破10亿的爆款代表作。
IP改编的“取”与“舍”
在编剧南余看来,《逆天萌兽》的改编更像是一次女频叙事的重构。面对622.8万字、2658章的巨幅原著,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整合。
最典型的例子是原著中"换魂"情节的舍弃——
原著中女主灵魂进入白家小辈"白露"身体,以新身份潜伏复仇。这一设定虽精彩,却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主角面孔切换,观众需不断适应新演员,极易混淆;二是情感代入割裂,前期"殷念"的苦难与后期"白露"的复仇难以形成连贯共情。经与编辑反复讨论,南余最终决定舍弃这一设定,将女主直接坠入魔涧、与男主相遇作为开篇,实现剧情的流畅衔接。
在"取"的方面,南余保留了原著中最具冲击力的名场面:第一集凤骨被剜,神兽被夺——这一幕奠定了全剧的虐感与复仇基调。同时,将分散在不同阶段的复仇情节进行"合并同类项"式整合,形成情绪递进的"复仇三部曲",避免重复冲突消耗观众耐心。
最终,短剧仅覆盖原著前100多章,不足全篇10%。但通过情节压缩、事件整合、结局前置,构建了一个闭环的故事结构,在有限篇幅内完成了情绪递进的完整历程。
女频玄幻的“情绪点”在哪?
相对于传统玄幻,南余表示女频玄幻短剧的核心在于共情力的打造,而CP的塑造与互动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剧中,女主的神兽不仅化形为萌娃,更与女主形成深刻的"母子"羁绊。这种设定激发了观众的保护欲和共情心,让女主的奋斗有了更情感化的驱动力。同时,女主与魔涧干娘殷女之间的救赎与守护,以及反派帝后为女儿苏琳嬿牺牲一切的复杂情感,都丰富了"女性互助"与"亲情"的内涵。
而在CP关系的塑造上,剧本着重构建出一种“双强共生”的设定——
女主始终自立自强,凭自身能力不断成长;男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拯救者”,而是化身为她最坚定的后盾与忠诚的追随者。他强大却只为她柔软,懵懂却愿为她学会守护。这种“养成系”伴侣的反差萌感,既强化了女主独立坚韧的形象,又巧妙融入了依赖、甜蜜与彼此成就的浪漫元素,精准回应了女性观众对理想情感关系的深层期待。
给新人编剧的建议
从网文作者转型为短剧编剧,南余经历了一年半的摸索期,逐渐从凭感觉写作转向更专业的创作思维——如今,她会充分考虑剧本在实际拍摄中的场景调度与可执行性。
她建议新人编剧要高频刷剧,密切关注短剧榜单和爆款网文新书榜,敏锐把握市场风向。在剧本设定上,尤其是人物塑造方面,应力求找到新颖且自带戏剧冲突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
同时,创作中需具备“投流思维”:集中资源打造1-2个极具冲击力或情感张力的高光场面。这些片段不仅易于剪辑成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还能成为观众记忆深刻的“爆点”,有效带动全剧热度。
此外,还应具备制片思维,学会“控制成本”。在保证故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场景设置与人物配置,提升剧本的落地性与制作效率。
导演林珍钊曾执导多部口碑网络电影。在向短剧转型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
尽管影视创作的核心流程本质上相通,但短剧以其极短的周期、极致的情绪密度和高度用户导向的表达方式,成为全新的挑战。
短剧的颗粒度更精细
短剧的拍摄时间很紧凑,但创作却必须更加精细。从分镜设计、美术概念图到人物造型图,前期筹备的“案头功夫”反而比以往更重。
林珍钊强调:“我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把原著和剧作中的情绪精准传达出来。” 这要求导演与演员、各部门在极短时间内达成高度共识,对剧本的理解必须深入到每一句台词的重音、每一个眼神的传递。
“过去有‘黄金6分钟’,现在我们精准到前3秒。” 我们不仅要讲好故事、立住人物,更要精准拿捏短剧的节奏与卡点。用最短的时间抓住观众注意力。
打造玄幻题材沉浸感
林珍钊认为玄幻题材的短剧,视觉呈现是构建“沉浸感”的关键。
在场景氛围营造方面,为还原女频小说中的浪漫氛围,使用上万朵鲜花来铺设场景,塑造庞大而梦幻的视觉感;运用大量的烟饼和超过普通短剧两三倍的灯光,来打造光影通透、层次丰富的仙境感,让演员有演戏沉浸感,让观众有观影沉浸感。
对于IP改编短剧,选角的第一要义是“贴脸”。林珍钊带领团队深入研读小说,力求与粉丝“同频”,理解他们心中的人物画像。在与演员沟通时,核心工作是确保双方对角色的理解一致,让演员的自身特质与表演能最大程度地贴合原著角色。
面对紧张的制作周期,林珍钊通过精细的分镜设计来指导动作戏和特效镜头,明确告知动作导演和特效团队每一场戏需要的确切效果。
女频比男频更难拍
在执导过男频与女频两种类型的玄幻作品后,导演林珍钊深切体会到女频玄幻的拍摄难度实则更高。这种“难”并非源于视觉特效或动作场面,而在于其对情感细腻度与情绪节奏的高要求。
男频作品的核心在于“燃”,追求的是热血沸腾的打斗、快速直接的节奏和主角碾压感。而女频作品除了这些,更有一层细腻的“柔”。它需要导演精准把握情感浓度,在强节奏的剧情中为“情”留白。
“如何平衡‘打压感’与‘CP感’的节奏,是女频创作中最关键的难点。”林珍钊总结。
观众既想看女主逆袭反转,也更期待看到男女主角之间情感的流动和碰撞。这意味着导演不能一味求快,必须在高速叙事中巧妙地“慢”下来。
例如,在《逆天萌兽》中,一场男女主角在森林中的对话戏份,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心营造氛围:精确控制光影角度、规划飘落花瓣的轨迹、布置前后景的鲜花层次……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竖屏构图中打造一个能让演员自然沉浸、让观众瞬间“磕到”的浪漫空间。这种对情感氛围的精细雕琢,其复杂程度远超一场单纯的打斗戏。
短剧的未来:走向IP化与精品化
林珍钊认为短剧同样可以凭借持续的精品内容,让用户产生深厚的情感连接和追更习惯,就像当年追《七龙珠》、《海贼王》一样。
当下的短剧市场正从早期的蓬勃生长走向精品化竞争阶段。观众审美在不断攀升,他们需要看到更精美的画面、更专业的表演、更电影级的制作。
这要求创作者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抱着“降维打击”的态度,而必须沉下心来,重新学习短剧独特的语言和用户喜好,在有限的成本内,通过更专业的筹备、更极致的追求和更创新的技术,去实现更高的品质,推动整个行业向IP化、精品化迈进。
作为《逆天萌兽》的承制方负责人,李思文坦言项目启动之初就面临巨大挑战:“这个剧本对视觉呈现要求很高,团队经历了多轮沟通和前后期的不断打磨,用较小的成本实现了远超预期的视听效果。”
前后期打磨,提升短剧质感
《逆天萌兽》是飞行轻舟团队联合众乐乐影视共同制作周期最长的一部剧。后期制作投入了70天时间进行精细打磨。在调色、配乐、氛围营造和情绪卡点的细节调整上,每一帧画面、每一段音效都经过多轮推敲,力求在短平快的节奏中注入电影级的情绪密度与视觉层次。
在前期筹备阶段,团队便以电影化标准推进美术与造型设计。面对万兽国、魔族领地等多样化的场景需求,选用成熟外景,通过光影调度、烟雾渲染和局部置景进行二次创作,以极高的执行效率实现了宏大奇幻的视觉效果。
服装造型同样精益求精,仅男主角的造型方案就历经五六轮修改,从发型、头饰到服饰纹样,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确保既贴合角色气质,又符合玄幻题材的美学体系。
在技术应用方面,团队引入AI技术解决高难度生物特效难题,对于血凤、麒麟等关键神兽镜头,AI技术的运用大幅降低了传统CG制作的时间和成本压力,使原本因预算限制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得以高质量呈现。
好内容=好IP+强创作
李思文强调,《逆天萌兽》的成功是多方努力与深度协作的结果。项目依托番茄小说优质女频玄幻IP,具备天然的用户基础和故事张力。在制作过程中,导演、编剧、美术、特效团队始终保持高频沟通,从剧本开发阶段就开始对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
同时红果自制在整个项目推进中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不仅授权改编优质IP,还在剧本创作、美术方案、后期精修等环节提供了大量专业建议,显著提升了最终质量。上线后,红果自制在宣发资源、运营策略等方面也给予了强力加持,帮助作品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实现口碑与流量的双重突破。
创新是内容红利的来源
面对当前短剧市场同质化严重的现状,李思文认为真正的机会在于创新。
“市场的娱乐内容红利真正来源于创新,只有通过内容的迭代升级才有可能突围。”他指出,团队不会止步于现有成功,未来将在两个方向持续探索:
一方面,在玄幻等基础题材上不断进行“微创新”,通过细节打磨和品质升级建立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也将勇于尝试悬疑、动作等高门槛但具备大剧潜力的新赛道,延续“填补市场空白”的策略。
同时,团队也会关注具有时代情绪共鸣的内容,让作品更贴近当下观众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在他看来,短剧的终极目标是沉淀IP,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始终敬畏内容,敢于在有限条件下追求无限可能。
结语
《逆天萌兽》的10亿播放,不是偶然,其背后是编剧对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导演对情绪与画面的极致追求,承制方在有限预算下的创新突破,以及平台在内容策划、资金投入与宣发运营上的全方位支持。这是一次多方协作的实战成果,也是一次对“短剧精品化”的有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