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短剧市场,大IP翻拍热潮汹涌,热度堪比现象级综艺,从经典老剧到爆款新IP,纷纷踏上短剧改编之路。芒果新《还珠格格》已杀青待播,完美世界短剧版《香蜜沉沉烬如霜》加速推进;此前刘念、何聪睿主演的短剧《成何体统》,更抢先王楚然、丞磊的长剧版上线,印证了“爆款IP皆可短剧化”的行业潜规则。这场围绕流量、情怀与创新的博弈,答案正藏在首批改编作品的策略与成绩中。。
1、短剧IP翻拍的四大核心路径
爆款重拍
将已验证成功的IP重新改编,如短剧版《折腰》《与晋长安》,以及未播先热的短剧版《成何体统》。这类作品主打“快节奏、抓爽点”,既能修正长剧的拖沓与槽点,还能凭借更宽松的尺度,呈现长剧无法实现的设定,比如观众期待短剧版《折腰》能拍出长剧未敢呈现的“猛料”。
“
爆款衍生
依托原IP的世界观,拓展未展开的人物或情节,如《庆余年之帝王业》聚焦范闲之母叶轻眉与年轻庆帝的故事,用“古装+穿越”设定补全前传朝堂争斗;《昭示录》则还原长剧跳过的“小窦昭智斗后母”剧情。此类改编多沿用长剧部分演员,质感贴近原作,对剧粉而言如同“官方番外”。部分项目还会兼顾重拍与衍生,如完美世界短剧版《香蜜》,计划推出高度还原原著与创新短剧结构的多个版本。
情怀经典
瞄准国民级经典IP,以新视角重构,如《还珠格格》《仙剑》《武林外史》等。新版短剧《还珠》以“穿书”为核心,女主角作为现代女明星穿越到还珠世界修正剧情,小燕子、五阿哥等经典角色沦为配角,由罗一舟、胡连馨等新生代演员主演,试图用新设定唤醒老情怀。
港圈入局
港片IP成为短剧翻拍的特色分支。此前抖音与周星驰合作成立“九五二七剧场”,推出《大话·大话西游》等作品,但因风格中庸、未贴合当下观众笑点接连遇冷;爱奇艺随后启动“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改编《英雄本色》《胭脂扣》等IP,近期上线的《天若有情》《赌圣》虽港风浓郁,但剧情与原作关联甚微,仅为“借壳”的常规港风短剧。
此外,还有少量非翻拍的大IP改编,如饶雪漫小说《蛰伏》改编的《其实不是初恋》、男频顶流《牧神记》衍生的《牧神记之延康变法》,以及晋江高干文改编的《一枕槐安》,这类作品多依托原IP版权方,试图在短剧赛道延续IP影响力。
这些IP短剧的共性在于“头部化”:主演多为短剧圈顶流(如岳雨婷接连拿下《折腰》《仙剑三》女主)或长剧演员;宣发也向长剧看齐,《折腰》《仙剑三》等剧开拍即开通官方抖音、小红书,释放CP物料;甚至有作品升级制作,如风芒短剧《暗潮》远赴巴黎拍摄,开启中法合拍模式,标志着短剧从“草莽阶段”迈向制作与宣发标准化。
2、翻拍短剧:机遇与挑战并存
带着“IP光环”的翻拍短剧来势汹汹,但尚未诞生真正爆款。表现最佳的《成何体统》,对比短剧圈顶级爆款仍有差距;芒果《橘祥如意》(翻拍《橘子红了》)分账900万,却因质感过时难成标杆;《庆余年之帝王业》《昭世录》虽有千万级播放,但热度仅限剧粉圈层;腾讯《山楂树之恋》更因演员人气不足、质感降级,几乎“查无此剧”。
唯一例外是翻拍自泰剧的《挚爱游戏》,凭借“伪骨科相爱相杀”“前男友前女友变继母”等抓马设定,契合短剧观众口味,加上男女主颜值演技在线,成功以冷门IP实现“以小搏大”,成为少数热度超原作的案例。
尽管成绩参差,IP翻拍短剧的步伐并未放缓。对制作方而言,经典IP自带粉丝基础与话题度,能降低宣发和试错成本,是“稳赚不赔”的选择;对长剧片方与长视频平台(如完美世界、优爱腾芒),IP短剧化是“一鱼多吃”的策略,既能拓展IP宇宙,也能贴合短剧市场需求寻求突破。
对观众而言,优质翻拍短剧可将经典IP以“快节奏、高刺激”的方式重构,精炼长剧注水内容,为意难平的配角与支线补全故事;对腰部IP来说,短剧也提供了低成本影视化的机会,还能为后续长剧开发验证思路,如短剧版《成何体统》抢先上线,为平台评估长剧版提供参考。
3、结语:借势而非效颦,方能破局
短剧翻拍IP,核心在于抓住原作“魂”——如《仙剑》的遗憾美学、《还珠》的自由反叛,而非单纯复刻情节。唯有以短剧“短平快”的优势为基,融合当下观众喜好,大胆创新,才能避免沦为长剧的附庸。未来,创作者能否借IP光环打造真正符合短剧逻辑的爆款,让经典IP在新赛道焕发新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