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下,中国经济正呈现出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趋势性转变。在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板块合称“出口新三样”的基础上,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正悄然崛起为另一股出口新动能。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读者总量占全球80%,市场份额超50%,北美地区约占30%,欧洲、拉美等地正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中国出品的微短剧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频频登上热榜。
与传统工业品不同,这一轮“文化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不在生产要素,而在创意与叙事。
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重镇,浙江早在这波浪潮中布局已久。网文平台、短剧孵化、游戏研发、漫画出海、跨境文化电商,浙江企业全面开花,正试图用“内容+科技”的方式,抢占全球Z世代注意力。
《浙商》杂志联合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推出“文化出口新三样”专题策划,今日首发《微短剧爆款输出:浙江影视的重塑实验》。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不仅是在国内,凭借着快节奏,低门槛的特点,国内热播的短剧漂洋过海,也正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迅速升温。
风口之上
位于杭州临平的“五杭老街”是上世纪80年代就有的建筑群,岁月流转,这片老街已沉寂多时。
不过,从去年以来,“五杭老街”在各社交媒体上就悄悄开了花,原因在于一部微短剧《赵小姐的日记》的播出,把这条老街带成了网红景点。
剧中女主角漫步的青石板路、巷口的老邮电局、街角的糖水铺,都被剧组原汁原味地融入剧情,甚至连店铺招牌、墙面涂鸦都保留着时代印记。剧集上线后,“五杭老街同款打卡路线”迅速登上本地旅游热搜,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0%,老街商户的日均营业额提升近 2 倍。这种“零改造”的场景复用模式,既降低了拍摄成本,又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照进现实”的沉浸感。
从微短剧的产业链上看,临平无疑是“新贵”。而另一个早已经在中国影视行业烙下名字的浙江小城横店,则早早在微短剧领域“占位”。
如今,由于微短剧市场的蓬勃发展,横店影视城被戏称为“竖店”。
从横店到竖店,前者是地名,后者是指为微短剧提供场景的拍摄基地,这一称呼的转变,背后折射出影视文化行业的时代性风口到来之时,横店全面拥抱趋势的努力。
2025年,横店每天接待的短剧剧组超过10个,华夏文化园甚至专门改造了27个短剧拍摄场景,从王府到现代医院一应俱全,让剧组能够“拎包入住”,最快8天就能拍完一部剧。
这依托的是横店原本就已经成熟的影视场景集群。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拥有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10余个主题景区,覆盖古装、现代、未来等多种拍摄场景。同时,在影视制作产业链上,横店也拥有齐全的“配置”。正是因此,在微短剧产业飞速发展的近两年来,横店接住了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剧组。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达6.62亿人,占短视频门类的63.7%。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元左右,超过当年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并于2027年突破1000亿元。当流量与市场的双重红利奔涌而至,微短剧的产业价值与潜力已无需赘言。
遍地开花
微短剧市场进入拼质量阶段,影视基地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浙江也迎来了“遍地开花”的微短剧产业爆发期。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251部,发证52部,发证数量居全国前列。以临平为代表的新晋入局地,和以横店、象山为代表的行业传统强镇,都正在努力迎接风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以打造微短剧综合配套服务平台为目标,新建影视基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目前,浙江全省已有30余个县(市、区)出台微短剧扶持政策,累计设立配套专项扶持资金约10亿元。
以横店为例,这里正在打造“影视IP+实景体验”的闭环。在微短剧《桃花马上请长缨》中频繁出镜的“秦王宫汉街”,剧组通过镜头语言突出了宫殿的恢弘与街巷的烟火气,剧中女主角买过的糖画摊、歇脚的茶寮,都被改造为“剧情同款体验点”。剧集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全球累计播放量超4亿,海外充值超百万美元。之后,该场景的日均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游客可穿着剧中同款古装,在实景中复刻“策马过街巷”的经典镜头。这种“拍摄场景即旅游产品”的模式,让微短剧成为景区的“移动宣传片”。
去年,为更好适应趋势,横店成立了竖屏剧运营中心,改造落地近千个专供微短剧拍摄的场景。去年一年,横店接待了超过1100个剧组。而今年已远超这一数量。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中心负责人周丰来说:“今年前7个月,横店已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现在每天都要对接两三百个剧组。”
临平热力榜爆款剧拍摄场地临影厂
浙江各地新建的微短剧拍摄基地也都在构建全链式服务。临平在建设微短剧拍摄基地“临影厂”之外,成立全省首家区直属“影视协拍中心”;湖州南浔建成集“写—拍—播—评—投”于一体的影视全产业链;衢州衢江区的美高短剧超级工厂形成集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投流发行于一体的产业链闭环……
出海新势力
仰赖于成熟的产业链和制作能力,微短剧也成为文化出海中的新势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过2.7亿人次下载中国微短剧,带动收入突破24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头部微短剧平台海外内购收入(海外微短剧平台应用的充值付费收入)约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多款App跻身全球下载与收入榜单前列。浙江微短剧出海进程加速,目标市场从以北美为主,加快向日韩、东南亚、欧洲、拉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等全球多元市场拓展。
大量浙产精品通过译制登陆海外平台,聚焦历史文化、乡村振兴、美景美食等主题,《河姆渡的骨哨声》《别打扰我种田》《我在巴黎当侠客》《美食小厨娘》等一批精品乘风出海,化身海外观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优秀企业更是在风潮中舞动得有声有色。九州文化的short max,掌玩网络的Flick reels已经成为海外短剧头部平台。华策集团已在YouTube平台建立由82个频道组成的微短剧内容矩阵,上传视频超过6000个,累计吸引粉丝800万。华麦网络打造的影视文化跨境交易服务平台MEGA-MEDIA,吸引来自全球50个国家及地区的2800余家企业机构注册。
数字背后,产业升级成为更引人瞩目的现象。2024年10月,针对当下短剧出海热潮,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集聚创意、IP、制作、技术、发行、人才和资本等核心要素,为短剧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球传播支持。今年八月,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推出了HISDA暑期项目。该项目借助横店庞大的实景资源,通过表演培训和行业资源整合,培养各个国家的新人演员,助推他们更快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