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AI驱动·IP破圈:咪咕漫剧的生态构建与价值增长新路径

IMG_256

10月23日上海,第七届AI短剧产业大会咪咕数媒 漫剧业务负责人 孙晓琳

咪咕前身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签约小说,积累了大量的原创小说资源。2014年,公司正式转型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杭州,主要专注于阅读和短剧业务,我们致力于构建具有阅读与短剧特色的内容平台。

IMG_257

AI漫剧的市场机遇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抖音的漫剧投放大盘在十一前还稳定在250-300万左右,但十一期间单日突破了1000万。尽管节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50-500万的高位,预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

内容供给急剧增加:年初时,每月上线的漫剧数量仅以百计,而到9月份,单月上线量就达到了6000多部。这些漫剧中,虽不同类型占比各异,低成本解说漫相对多一些,但可见内容供给的高速增长态势。

AI技术驱动成本下降: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内容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这正是我们看好AI内容生产工具的重要原因——它要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要么显著降低现有产品成本,从而扩大市场需求。AI技术正是将传统的动态漫变得既便宜又高效,从而推动市场快速扩张。

覆盖Z世代人群:AI漫剧与真人短剧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特别是在覆盖玄幻、脑洞、系统类内容方面,充分满足了Z世代用户的需求,弥补了市场空白。

基于这些观察,我们坚信:AI是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变量,而漫剧是IP价值放大的核心载体。

咪咕漫剧布局与实践

沙雕漫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今年计划上线超过100部。我们充分发挥网文快速转化的优势,将小说迅速改编为漫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女性向漫剧方面,尽管市场95%都是男性向内容,但我们有多部女性向作品登上了榜单前列。

AI漫剧:今年年中,我们开始自建团队进行全流程制作。除了市场流行的玄幻、脑洞题材外,我们结合咪咕专注体育内容的特点,在漫剧上也会着重策划“AI+运动”题材,例如明年是冬奥会,我们会策划冰雪运动题材AI漫剧。

在发行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通畅的发行链路,覆盖了主流互联网平台,包括抖快、红果、爱优腾和B站等。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海外市场,拥有YouTube账号矩阵,将内容推向国际。此外,我们还拥有独特的中国移动渠道资源,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IMG_258

内容创作的核心思考

在AI漫剧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重要思考:

从爆款小说IP开始改编:小说IP成本低、生产周期快,其故事类型始终走在视频IP前面。通过网文数据验证的IP,改编成功率更高,试错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将积累的小说IP价值最大化。

发挥AI技术特色:将技术与内容相结合,专注于真人短剧因成本或技术限制难以实现的题材,如玄幻、脑洞、系统类故事。避免与真人短剧直接竞争,而是开辟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赛道。

尊重故事常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内容创作仍需遵循基本的故事逻辑。罗伯特·麦基提出的“大情节”结构——线性时间、闭合式结局、主人公的因果关系链等——仍然是创作的基础。虽然也存在小情节、反情节等结构,但它们覆盖人群较小,成功概率相对较低。

聚焦特定题材:我们专注于玄幻、系统、脑洞、幻想、科幻等题材,今年底还将推出一部120分钟的科幻AI漫剧电影。这些题材既能发挥AI技术优势,又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技术赋能:咪咕AI工具链

我们基于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自主研发的“仝舟”工具,是全流程AI漫剧创作平台。这一工具的加持,显著提升了我们的制作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当然,我们也密切关注市场上其他优秀的AI工具,不断对比、分析和迭代我们的工具链。

我们的AI漫剧工作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I拆书”工具。这一工具能够自动分析小说内容,提取主要人物特色和故事线索,将多个章节整合为一集,并提供悬念钩子建议。这对于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让编剧能够快速把握剧本写作方向。

IMG_259

合作生态与未来规划

我们将AI生成内容漫剧列为公司重点战略,并制定了三个发展方向:

IP开放合作:开放我们拥有的2万多本小说IP,欢迎各方合作伙伴参与改编。我们提供多种合作模式,包括剧本合作、制作合作和发行合作。

创作基金支持:设立创作基金,欢迎有潜力的项目与我们联合开发。无论是自有项目还是外部项目,我们都愿意共同合作,实现共赢。

渠道拓展:在咪咕阅读上开设AI漫剧剧场,欢迎漫剧内容提供商合作。同时,我们将拓展运营商渠道,为合作伙伴增加收入来源。

我们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索AI漫剧的无限可能,推动IP价值的最大化,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