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网易羚羊接连打造热门短剧 单剧盈利率高达1500%

【熊和兔剧场】,请给短国男顶流人手一个本吧——

《步步深陷》里【禁欲克制】的黄波、《声色犬马》里【阴枭四少】甄子琦、《江南时节》里【年下小狐狸】吴添豪、《痴人之爱》里【深情灏勋】马小宇、《盘中餐》里【百变捞男】王皓祯….

【熊和兔剧场】的作品,总能开发出短国男顶流们的新一面,角色贴脸,演技细腻。不禁令人好奇,这种奇怪的出品魅力是如何诞生的?

九月伊始,【熊和兔剧场】推出的由张翅、林子琳主演的短剧《无药而愈》, 让观众惊呼“到底是谁想到让张翅演病娇的!”再次印证了出品方在选角的定位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贴脸洞悉能力。

这部作品讲述了患有多种心理疾病的男主与同样有严重心理问题却善于伪装的女心理医生之间纠缠的爱情故事,上线三日屡创热搜新高,抖音话题量破亿。

IMG_256

(相关海报)

剧中,南星用专业铠甲武装自己,却在郁天冬近乎暴烈的执着中被迫直面心理隐疾;郁天冬用病态占有诠释爱意,最终在南星的崩溃中学会温柔共生。

当抵死纠缠演变成双向救赎,诊室里的心理博弈化作深夜相拥的眼泪,两人从相互折磨的「情绪困兽」,蜕变成照亮彼此的「人间星光」。

IMG_257

(相关截图)

我们注意到,部分观众对【熊和兔剧场】已经有了精品标签的认知,甚至会追更该制作方的新短剧,这种情况此前一般发生在传统影视领域。而【熊和兔剧场】背后推手,离不开北京熊和兔影业以及网易羚羊短剧。

比如同样由网易羚羊x熊和兔出品的短剧《痴人之爱》,是全网首部4K画质竖屏短剧,在剧评中被网友们多次提到,集齐了魂穿、悬疑、母爱等等元素:

兄弟俩海钓遇险,弟弟醒来后坚称自己是哥哥,真相究竟是哥哥魂穿弟弟,继续与女主角的幸福婚姻,还是弟弟为爱自囚,不惜让真正的自我消失也要留在嫂子身边,女主角之夏因此陷入情感纠葛......

IMG_258

(相关截图)

有一说一,作为网易元气旗下聚焦精品内容创作的短剧业务品牌,网易羚羊的眼光真的好,从《步步深陷》到《痴人之爱》《盘中餐》《无药而愈》等,已经打造了一系列现言短剧。

根据短剧自习室观察,不同于当前常见的一本多拍模式,网易羚羊的短剧项目大多基于原创,助力了部分小说作者、原创编剧成为业内新星,并搭配了全流程的宣推动作,做短剧的方式自成一派。

在短剧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观众已经对炸裂剧情见怪不怪的当前,如何打造兼具商业价值与内容口碑的短剧成为业内的一大关注点。本期,短剧自习室与网易羚羊的短剧负责人、总编展开对话,探索如今拍短剧所需要的能力。

一、改编多个百万字IP,版权老兵发力短剧  

很多人说,《痴人之爱》中最大的钩子就在于:男主角顾灏勋到底是哥哥魂穿,还是弟弟假扮?

实际在故事开发之初,它被主创定义为一个纯爱故事。在纯爱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做不落俗套的微创新?主创团队联想到与纯爱对立的生死抉择故事线——顾灏勋选择说出谁生谁死,而叶之夏又愿意相信活下来的是谁。

IMG_260

(相关动图)

所以在故事前期,男女主角拉扯的点在于身份的认同,但叶之夏无法回避顾灏勋一次次借由哥哥名义的告白。“在短剧赛道探索爱情悬疑这个新类型,是非常冒险的,所以我们尽量克制,情感拉扯为主,悬疑为辅。”

IMG_261

(相关截图)

该剧本出自编剧“芭了芭蕉”之手,在主题框架下进行更多的人性探讨。要把这样偏伦理类型的故事改编成一个更合规、观众更能够接受的短剧剧本,同时保证核心基调不变,并不容易。

能够在短时间内沟通出符合双方预期的内容,也得益于芭了芭蕉和网易羚羊的多次合作。双方的第一次合作要追溯到去年的抖音现象级爆款短剧《声色犬马》,拿下了上线首周充值破2000万的亮眼成绩。

短剧自习室了解到,《声色犬马》是网易云阅读签约的小说。改编初始,多方试稿都不满意,最终团队抱着尝试的心态询问作者愿不愿意自己改编,没想到芭了芭蕉欣然应约。

尽管当时的短剧未来收入不明朗、需要花很多时间,但芭了芭蕉还是愿意一脚踏进来,突破只靠小说收入的局限。

“她觉得短剧是小说作者两条腿走路的一个可能性。”随后,芭了芭蕉在短剧圈一战成名,如今已经是很多头部平台争相合作的对象。

“网易云阅读从小说业务到短剧业务拓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让好内容在新赛道持续发光发热,用短剧新形式为内容赋能。同时当作者们愿意拥抱变化,我们也会提供机会,携手共同成长。”网易羚羊透露,团队的初心其实是帮助小说作者、传统作者进入到短剧这条新的传播赛道上。

合作过程中,网易羚羊为芭了芭蕉提供了对短剧的理解,包括短剧内容是如何付费的、是如何连接用户的,剧本又是如何连接短剧画面的,最终把近100万字的小说改编成80集的剧本。

而正是《声色犬马》的成功,让《江南时节》《痴人之爱》的合作更加顺利,也让网易羚羊团队更加坚定做原创,“原创短剧会让观众对内容有新的期待。”

IMG_262

(相关截图)

在《盘中餐》的创作实践中,网易羚羊的剧本原创能力也有明显体现——邀请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奖—作家蒋离子担任编剧,凭借天然的文学敏感性深度参与台词打磨,为短剧奠定了扎实的叙事功底。

这一原创剧本的难点和创新点都在于对现实悬疑题材复杂结构的驾驭。从成品剧的效果和观众反馈来看,部分巧思对同类型题材有借鉴意义:

其一是精准的信息编排,把长剧结构中的完整矛盾浓缩到首充解决,同时兼顾后续卡点和故事完整性,确保剧集在推进过程中持续收获观众好评,规避传统短剧卡点后口碑下滑的问题;

其二是适当的叙事留白,剧中角色的情绪与心理活动多通过着装、动作、站位等细节传递,替代传统短剧的旁白解说模式,既保留了剧情氛围的连贯性,也为观众留下解读与讨论空间;

其三是创新的悬念错,跳出多数短剧“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要干什么”的直白逻辑,采用“先说结果再抽丝剥茧”的方式,让观众始终保持悬念感与参与感。

这些创作策略不仅体现了网易羚羊对IP核心卖点的理解,更展现了其在题材突破、叙事创新与观众体验平衡上的综合能力。

IMG_263

(相关海报)

短剧自习室简单调研了网易羚羊发行的多部精品短剧,发现其合作的制作方有不少是做横屏影视出身,“我们希望找到能够共同成长的制作团队。”网易羚羊的短剧负责人直言道。

就拿剪辑环节来说,剪辑不仅会影响故事调性,还会左右剧情节奏。横屏影视出身的制作团队对于内容质量把控较好,但刚开始做剧的节奏偏慢,习惯性把悬念留到了中后期。这放在时长充足的传统影视中没有问题,放在短剧里却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

为了平衡制作的优劣势,网易羚羊会在制作团队按照完整的横屏故事理解所做的剪辑上,根据不同发行渠道特性,以尊重内容为前提给出剪辑微调建议。

以《痴人之爱》为例,如果是传统影视的设计,揭露身份应该在故事后段甚至是结尾,但放在短剧里则要更多考虑故事的节奏以及核心卖点——一个核心卖点是主角为爱痴狂、而非魂穿猎奇的故事,如果把身份真相过分后置,会让前期剧情的痴情卖点无法确认,剧集内容和后续宣发都会错失重点。

网易羚羊短剧负责人表示,到20+集的时候是用户最可能流失的阶段,需要尽快把故事的核心卖点体现出来。

IMG_264

(相关截图)

从对话中,我们感受到网易羚羊对于制作团队稳定配合与制作质量的重视。这既是网易羚羊不断发掘传统影视制作方的原因之一,也是团队能够用内容反哺合作方的原因。

比如出品方北京熊和兔影业,就和网易羚羊联手打造出厂牌IP“熊和兔剧场”,在市场深入人心。 “《步步深陷》《声色犬马》《炽爱》《江南时节》《痴人之爱》《盘中餐》《无药而愈》,虽然我们常自嘲是‘小米加步枪’,但不可否认,一系列调性相近的作品,带来了画像相对一致的受众。”

“精品现言”“电影级质感”的印象,已成为该厂牌标签——在《盘中餐》的众多剧评中,这些关键词频繁出现。

而随着制作升级带来电影感的精致化视听体验和现实主义题材落地,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加速涌入,自发在社媒平台上发帖讨论,进一步给短剧、给平台都带来垂类用户。

“我们希望把合作方托举上去,把厂牌推广出去,网易羚羊则确保每一个作品播出时都能有响。这就需要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深度理解和密切沟通。”

可以说,网易羚羊在短剧赛道的生态角色更偏向服务型,更多是帮助合作方形成一些系列感标签——这种角色定位是网易羚羊对自身优势多次验证后的选择。

早在2021年底,已经在小说版权行业深耕7年左右的网易羚羊注意到,有部分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做新媒体短剧。彼时,短剧对于网易羚羊来说,只是新媒体付费业务的一个模式、小说版权变现的一个形态。所以,网易羚羊在那个时期做的十来部短剧都是基于自有爆款新媒体小说改编。

随着业务扩张,网易羚羊开始跟着市场风向做平台,大量招聘短剧主编、监制、投手等。但很快,网易羚羊发现了平台方角色要求的铺量策略让自身的定位不清晰,甚至影响最开始的版权优势和内容改编优势。因此,网易羚羊重新进入业务调整期,最终选择了版权方和发行方双重角色。 

显然,网易羚羊对短剧生态持看好态度,也希望将其发展成长线的业务,并发挥自身优势为其匹配长线的内容。

IMG_265

(相关海报)

网易羚羊对于内容的把控是能力面板中的突出项,我们也从中窥见了一个IP是否值得投资的判断标准——故事的完整性。

这契合了当前短剧的免费模式上行和内容精品化的趋势,不只要让观众看进去,还得让观众看下去,所以改编和制作时不能把爆点一股脑堆在前面几集。

“在整个故事里面,如果把爆点全部留在开头,它必然是一个畸形的故事。”网易羚羊的短剧负责人如此表示。

二、二轮剧拿下4亿播放,盈利率1500%  

网易羚羊如今在精品短剧赛道的如鱼得水,离不开“做得早”和“做得深”。

正是有从新媒体小说时代、早早入局短剧赛道积累下来的发行渠道版图,网易羚羊基本完成了市场上所有发行链路渠道的覆盖。“这保证了我们做不同属性的内容,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目标发行渠道。”

根据短剧自习室观察,网易羚羊的发行渠道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会关注不同平台的运营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短剧做某一个渠道的重点投入,让宣推做到有的放矢,也能拿到合作平台更好的流量推荐。

这在已经难有全平台全方位爆款的当下,无疑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方式,比如《痴人之爱》就成为了小红书平台的爆款短剧代表。

“选好一个平台,就更容易获得良性循环。我们能够得到更精准用户的反馈,方便提取吸引观众的核心爆点,并根据这些提炼内容对剧集做微调,再去匹配其他平台的属性,保证我们每一部有限的剧集都能在市场上获得它比较大的收益。”网易羚羊短剧负责人如此总结。

以《丁二狗的逆袭人生》为例,四月份第一次上线,采用广撒网的海量素材引流模式,原生端播放量超2亿。随着不断在相关内容数据表现中确认该剧的核心卖点,据此做的爆点素材为改名《丁二狗的上位法则》的版本继续带量,拿下4亿播放量,超过了原有版本。

如果站在内容角度,投流流水过亿的新媒体小说《丁二狗的逆袭人生》可以有多种分类标签,但在短剧发行角度却不能模棱两可,“用特定元素吸引来的用户,进来之后看不到期待的元素,很快就会流失掉。”

所以,在发现初剪版本开场并不是预设的小人物逆袭基调时,网易羚羊和制作方进行沟通,希望从男主作为一个小人物被欺负开始展开故事,随着剧情逐渐成长,最终决心改变。这种正向的循序渐进让观众认可人物的变化,而不需要靠泛滥的感情线擦边。

最终的数据表现也证明了调整的正确性,上线3日原生收入破100万,抖音播放累计6亿+。根据网易羚羊短剧负责人透露,《丁二狗的逆袭人生》盈利率已经高达1500%,“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一个是立足IP讲好完整的故事,另一个是为每个故事找到它的目标受众。与其说我们追求爆款,不如说我们希望做的每部剧都能在成功地在市场上得到它应有的收益。”

除了全面覆盖发行渠道、找到重点渠道之外,网易羚羊的第三个发行策略是宣发并行,即发行和宣传同步进行。早期的《声色犬马》,宣发过程中光星图平台就有上万家达人参与,形成超400万的星图收入,给剧集带来了大量曝光。

从《痴人之爱》的宣发来看,策略已经进一步升级。例如,专门的营销团队全程跟场,在剧集制作过程中拍摄了数千条物料,包括现场的小剧场、互动花絮、采访等,以配合后续的平台整体宣发、不同平台矩阵号和用户的推广。

这种跟场方式也能够提升对剧集内容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发行过程提炼故事线,为观众提供魂穿、亲情、纯爱等值得讨论的爆点。“这些讨论点除了用户自主讨论之外,也是需要去做引导、宣推的。”在这样的发行策略引导下,《痴人之爱》刚上线就迅速迎来破亿的讨论热度。

IMG_267

(相关海报)

发展至近期《无药而愈》的宣发,短剧自习室发现,其营销互动的活人感更重了,短剧的供需双方都参与其中。

比如,主演张翅、林子琳的个人账号都参与了推广,积极营业。林子琳甚至为角色拍摄专门的宣传视频。同时,在评论区,我们也能看到官博和演员参与了网友对剧情以及表演的讨论,让观众离内容更近,慢嚼细糠。

IMG_268

(相关截图)

更精妙的是官博进行了更细致的剧宣探索——将每集高能剧情拆解为“情绪颗粒单元”:

通过「博弈名场面」「双向救赎感」「隐藏线索线」三大系列引发用户讨论,产出16条万赞短视频。放大了短剧作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角色的冲击力,同时也捕捉了当下观众的情感与传播需求。

讨论度的核心是让观众“愿意说、愿意分享”,而这一宣推逻辑通过预留“表达缺口”,引导观众从“观看者”转变为“传播者”。

IMG_269

(相关截图)

可以说,网易羚羊为短剧发展成熟时期该如何拍短剧提供了思考方向——像一个产品经理那样策划、发行内容:

立足自身优势,比如深耕多年的版权开发经验、版权市场认知和批量版权IP;强化内容把控能力,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短剧化的剧集节奏;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例如从深度参与的短剧项目中梳理并优化从孵化、制作、发行到宣推的全流程。

“像《痴人之爱》,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地去做,是因为我们对市场上如何发行短剧、适合什么渠道有独到理解,后端的运营能力也能够支撑项目进行。”

“以不变应万变”的网易羚羊在谈及未来计划时,依然没有脱离自身优势,“在内容上,我们会继续做符合对市场判断的原创内容、系列内容,推出更多潜力编剧的优质作品;在产业上,我们会持续挖掘孵化更多优质团队,建立更深度的联系与合作。”

比如,已经上线红果的《盘中餐》,由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奖—作家蒋离子担任编剧;《无药而愈》是芭了芭蕉的创新题材赛道,由张翅x林子琳主演;《华丽的缰绳》则由香港年轻编剧创作,马小宇x胡原君主演。

IMG_270

(相关海报)

在网易羚羊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内容呈现形式的变化,不变的是其在不断适应中为市场提供所需要的内容,推动内容创作者更长线地跟着时代成长,获得相应收益,也验证了网易羚羊做短剧的内容能力和发行策略,以及与短剧生态、内容创作者共同向前的愿景。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