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微短剧创作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多部作品密集 “上新”。其中,既有新华网推出的《我自抗战来》,也有上游新闻联合麦芽传媒打造的《铭记 1945》;右棱镜 AIGC 工作室与大芒计划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坐标》、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成都中唐盛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龙门茶馆》亦在列。此外,《马背摇篮》《怒刺》等作品也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创作阶段,不断丰富着微短剧的内容矩阵。
从传播热度看,抖音平台上《山河回响》相关话题量超2.6亿次,《归来方知山河重》相关话题量超1800万,《真探・一九三八》话题量近2000万;微博平台上,《归来方知山河重》阅读量超4900万,《我自抗战来》和《真探・一九三八》阅读量均超百万。
来源:抖音
来源:微博
多平台的高关注度,不仅印证了微短剧对年轻群体的强大渗透力,更凸显其已成为文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相较于传统短视频,微短剧能以更完整的叙事形态承载内容,让各类宣传信息转化为更具吸引力的故事化表达。这意味着,所有需要传递的宣传内容,都可能借由微短剧的创作逻辑,转化为观众更易接受的内容形态。
DataEye短剧观察认为:微短剧体量虽小,但承载的能量却绝不小。微短剧创作者当以新势力之姿讲好红色故事,守好历史初心、扛稳时代责任——永远与敬畏历史、传播正能量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