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副局长董昕、韩冬出席发布会,围绕“十四五”时期广电视听行业发展成就、监管举措及未来方向答记者问。
曹淑敏:微短剧成“双十亿用户”生态重要补充,十四五以来制作量达15万部
曹淑敏在总结行业整体发展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从用户规模看,我们的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大屏电视用户超过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是‘两个十亿用户’;从内容规模看,‘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的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动画片超过3500部,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微短剧大概是15万部;从产业规模看,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和‘十三五’末相比增长了61.96%。”
微短剧作为“十四五”期间成长最快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深度融入广电视听“两大业务融合、三大属性统筹、四个层次协同”的发展格局,成为服务群众文化需求、壮大产业规模的重要力量。
韩冬:6.96亿用户+500亿市场,“管扶并举”培育精品力作
韩冬聚焦微短剧行业动态展开详细介绍,他直言:“微短剧近些年来蓬勃发展,迅速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业态,广电总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稳定向上发展。”他指出:“据市场机构统计,到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96亿,2024年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今年有望在去年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
谈及精品创作,韩冬特别指出:“我们加强选题指导创作扶持,《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微短剧呈现出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的发展趋势。”其中《去桃花盛开的地方》作为西藏首部当代现实题材微短剧,以林芝嘎拉村为背景,讲述援藏干部后代寻根与乡村振兴的故事,入选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实现14家省级卫视与5大网络平台同步开播,成为“微短剧+文旅+主旋律”融合的典范。
政策扶持与监管规范同步推进,韩冬介绍:“我们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的发展扶持政策。同时建立分类分层管理机制,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问题及时纠偏。”他明确未来三大方向:“推动精品化,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推动大众化,激发群众创作活力;推动国际化,扩大文化交流互鉴。”
董昕:300多款应用出海,微短剧成国际文化交流新载体
董昕从国际传播维度补充成果:“‘十四五’期间,我国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已经超过40%,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630亿美元,我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他强调,微短剧凭借轻量化、强叙事的特点,已成为中国视听“走出去”的新锐力量。
综合发布会信息,行业未来将致力于推动优质微短剧的跨屏传播,深化‘微短剧+’模式,并优化资源分配以激励原创。微短剧正凭借其独特魅力与活力,成为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