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微信小程序短剧持续爆发!日均变现千万级,头部平台纷纷入场

今年以来,点众、九州、麦芽、天桥等头部短剧平台纷纷在微信小程序短剧赛道实现可观的变现收入。

尽管今年免费短剧APP呈现飞速发展态势,但小程序端仍是短剧平台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渠道。

在9月上旬举办的2025年微信广告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广告官方披露关键数据:微信小程序短剧商业规模同比增长78%,日均变现收入稳定在千万级。

那么今年以来,微信小程序短剧发展现状如何?微信广告又能从哪些维度为短剧开发者提供支持与赋能?

一、微信小程序生态:投放规模、开发者数量、商业变现规模齐升

(一)短剧赛道:投放总量超3.4万部,漫剧成为新增长极

1、投放观察

根据DataEye-ADX数据,2025年以来微信小程序平台短剧投放总量达34032部,相较于2024年全年投放量(24620部)增长38%。分月份来看,2025年8月微信小程序在投短剧数量达15720部,相关素材数量超160万组,与1月数据(9233部短剧、88万组素材)相比,两类指标均实现80%以上的增长。

IMG_256

IMG_257

至于近期爆火的动漫短剧品类,2025年8月微信小程序平台动漫短剧投放量较同年1月显著增长,该品类已成为短剧赛道中增速显著的“新增长极”。

2、商业变现观察

过去半年内,微信小程序领域从事短剧开发的主体数量增长超40%。除了开发者数量激增,短剧小程序整体商业变现规模也大幅增长,目前日均变现收入稳定在千万级,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

(二)小说赛道:广告变现规模增长12倍,单用户变现价值增8倍

1、投放观察

DataEye-ADX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微信小程序平台小说投放总量突破259万部,较2024年全年投放量(11万部)增长22倍。分月份来看,2025年8月平台在投小说数量超154万部,素材数量超172万组,相较于1月数据(约9万部小说、10万组素材),两类指标均实现15倍以上增长。

IMG_258

IMG_259

(二)商业变现观察

微信广告官方数据显示,微信小程序已成为小说商业增长的重要阵地。今年来,微信小说小程序变现规模增长12倍,单用户的变现价值增长8倍。

截至目前,在微信小程序生态内,从事小说相关业务的流量主数量已达600余家,平台在投书籍数量较此前增长22倍。

题材偏好方面,现代都市、仙侠玄幻等男频题材,以及现代言情、古代言情等女频题材更受用户青睐,成为当前市场需求旺盛的热门品类。

从内容长度维度分析,长篇小说仍是小说赛道变现的核心支撑,贡献了超2/3的整体变现规模;同时,短篇内容(以1-3万字超短篇为主)的变现渗透率持续提升,部分短篇内容产品可实现当日投入、当日回本的运营效果。

二、背后原因:两大因素支撑微信广告生态持续火热

为何微信广告生态能长期维持高活跃度,吸引众多参与者并实现商业价值的不断增长?

DataEye短剧观察认为,核心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背靠微信生态

微信广告生态的发展,离不开微信本身庞大原生生态体系的强力支撑。

截至目前,微信月活已超14亿,覆盖全年龄层,为短剧、小说等内容的广告触达与目标受众匹配提供了广阔基础。同时,微信兼顾工作与生活场景,叠加熟人社交生态的天然粘性,微信用户的月均活跃天数、单日使用时长均处于行业高位,留存表现尤为突出。

此外,微信2025年上线的 “海报生成分享”功能,支持用户一键分享至朋友圈、聊天窗口,通过社交链自发扩散。这种熟人推荐模式不仅用户接受度更高,转化路径也更为精简高效。

(二)全链路支持

除了生态红利,微信广告平台针对短剧、小说等核心品类,推出了“前-中-后”全链路的支持措施:

1、前

在投放前,平台会给开发者提供内容创意和技术工具支持。例如,通过AIGC技术辅助生成图文、混剪等营销素材,既能缩短素材制作周期,又能降低团队的运营成本。

2、中

在广告曝光上,微信广告优化了观剧解锁路径,如“剧集倒计时进广告”,在减少用户体验干扰的同时,提升小程序广告曝光量与变现收入。

在商业变现上,平台推出了不少新方式:比如官方付费组件“免广告券”,还有混变ROI出价工具(能综合评估用户价值,帮开发者更精准地定投放策略)。另外,即将上线的小程序IAP订阅制,通过专属营销玩法,有望把短期付费用户变成长期订阅用户,让收益更稳定。

目前,微信小程序短剧生态正在积极探索“看广告解锁+付费买免广告券”模式,按集付费占比逐渐降低;而短视频平台端原生仍以按集付费为主流,这一模式差异使微信小程序在短剧领域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3、后

微信广告推出了智能托管服务,能帮小程序开发者自动匹配最优的变现策略。从内测数据来看,这个服务既能提升用户的观剧意愿,又能提高开发者收入,且开发者仅需一键开启即可参与。平台计划在Q4进一步升级该服务能力并加码配套政策。

另外,微信广告在现金结算上也给了优惠:常规结算周期从25天缩短到15天;还推出了“收入快周转”功能——开发者有现金收入后,2天就能把70%的变现收入转充至腾讯广告投放账户,用于下一轮买量,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三、短剧走向“聚焦内容的长效经营”

随着微信小程序短剧生态的逐步成熟,行业已经从早期“追求短期流量爆款”的粗放模式,转向“聚焦内容价值、注重长效经营”的精细化发展阶段。

(一)营销方面:老剧复投成常态,跑量周期更长

当前短剧营销已不再局限于“新剧上线即高峰、流量衰退即停投”的短期逻辑,而是通过精细化的素材运营与复投策略,挖掘老剧的商业价值,延长剧目整体跑量周期与变现收益。

从实际案例来看,多部短剧通过动态调整素材类型与投放策略实现长效跑量。例如,某部短剧在起投一周后,视频素材效果逐步衰退,运营团队及时补充图片类素材供给,通过直接进高光集的方式承接变现,在控制投放成本和保证回收效果的前提下继续投放,有效延长了跑量周期。

这种“多样化素材组合+动态策略调整”的模式,不仅让单部剧目的获客周期更长,还能通过后期精细化运营降低边际成本,提升整体投放利润,推动营销从“一次性流量获取”转向“长期收益挖掘”。

(二)内容方面:IP跨形态开发,小说、短剧、漫剧打通

现在短剧行业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逐渐形成“小说—短剧—漫剧”的IP跨形态开发路径,通过内容共通性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复用。

一方面,优质小说IP成为短剧改编的重要源头。有些平台将用户基数大、口碑好的小说改编为短剧,借助原有IP的粉丝基础降低市场教育成本,让短剧上线初期就能有更高的关注度和转化效率。另一方面,部分爆款短剧进一步延伸为漫剧品类,以此触达偏好二次元的细分用户群体,实现同一IP在不同受众圈层的渗透。

这种跨形态开发模式,让内容IP不再局限于单一载体,而是形成“一IP多形态”的运营矩阵,既提升了内容资源的复用率,也通过持续的IP曝光增强用户粘性,为长期变现提供支撑。

(三)商业化变现方面:多元模式变现,收益更稳定

随着微信小程序短剧生态成熟,商业化变现已不再依赖单一的广告或按集付费,而是形成了以“广告+付费”为核心、多种变现形式补充的多元体系。

从微信小程序当前落地的变现方式来看,“看广告解锁内容+付费购买免广告券”的组合模式已成为主流。前者降低用户进入门槛,通过高频广告曝光实现基础收益;后者则针对对广告敏感、付费意愿强的用户,既能提供更好的体验,又能提升单用户LTV(生命周期总价值)。这种模式既平衡了用户体验和商业收益,又让变现不再依赖单一的流量高峰,能让剧目长期产生收益。

依托14亿月活、全链路技术赋能与灵活的商业机制,微信小程序已然成为短剧行业的核心增长极。在行业走向精品化和规范化的趋势下,未来谁能持续深耕内容价值、玩转IP运营与多元变现,谁就能在千万级变现市场中占据先机。如何提升微信小程序变现效率?点击文末“精华笔记速递”。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