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谈AI漫剧:不要怕问题,要全链审核、平台加大扶持、全民参与

9月23日,河南郑州短剧大会,举办了漫剧破壁者——动画微短剧内容创新发展洞察研讨会。

现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专门发表了主题演讲,针对AI漫剧等动画微短剧的内容形式特点,遇到的问题,如何破壁出圈,会如何引导行业发展等,做了详尽且干货满满的讲述,为从业者们明晰了行业发展的政策边界与机遇空间。

短剧黑马整理了杨司的主题演讲全部内容,实录如下:

大家好,这次活动司里商量了很久,还是要做一个主题的发言,围绕动画微短剧谈谈想法和思考。

题目想了半天,定的是促进动画微短剧规范发展,激发群众参与的创作力量。

2024年年底以来,动画微短剧快速兴起,成为了新型赛道,同时也需要管理,这次动画微短剧论坛,体现了管理部门对其的高度重视。

动画微短剧对网文、平面漫画或者原创剧本等图文故事的视频化再创作,是动画形式的微短剧。这是我们管理层面对动画微短剧的定义,可能还不够完善,因为它还在发展当中。我们把它分成三类:

第一类:AIGC类微短剧,是用AI工具的专业类作品,比如《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经之劈波斩浪》。规模和质量都在提升。

IMG_256

第二类,漫画类微短剧,是当前的主要形态,是平面漫画动态化的呈现。题材和内容与网文基本一致。

第三类,表情包类微短剧,类似于熊猫头的表情包形象进行视频化的展示,内容主基调一般都是追求幽默、无厘头,创作门槛比较低。

IMG_257

IMG_258

动画微短剧发展快,主要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AIGC的成熟和应用,通过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视频再造等,缩短了制作周期和成本。

第二,内容上吸纳了微短剧情节节奏快、反转强的优点,同时突破了现实物理世界的限制,给了创作者更大的想象和表达的空间。

第三,在受众上,覆盖了漫画用户群和微短剧用户群两个群体。

IMG_259

行业发展也伴随着很多问题,这个我们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没有问题的行业肯定不是发展的行业,而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几年通过管理和大家共同努力,真人微短剧已经被清理了价值观偏差、格调低俗庸俗等问题,在漫画类和表情包类的微短剧上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在制作上,更加便捷的创作手段和更短的创作周期意味着更大的内容产量,这对我们主管部门以及各个平台审核能力,都是新的挑战。

在受众层面上,个别的账号不择手段追求点击量,标注误导性标签,使漫画类、表情包类微短剧进入了传统的动画片内容池。现在平台又缺乏相应的识别和监管的手段,极易造成对未成年人的错位传播,有着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风险。

对于动画微短剧,我们依旧坚持对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两统筹、两兼顾的管理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活力和秩序,监管与繁荣并重,提振与减负并重。

我们管理的两大法宝,是通过规范管理和创作提升的双管齐下,及时治理,做到管早管好,少走弯路,走上动画微短剧健康发展的道路。

首先和大家汇报一下规范管理方面。总局网络司在9月8号下发了《关于动画微短剧的管理提示》,明确了动画微短剧创作传播要纳入微短剧管理范畴。

IMG_260

动画微短剧是搁在动画管还是微短剧管?我们研究决定放在微短剧管理范畴当中。严格落实现在正在执行的分类分层管理要求,实行先审后播,在内容标准上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把关需更加严谨谨慎。

接下来一段时间,各平台要不折不扣的做好落实。

首先要处理好增量,必须对新上线的动画微短剧实现多线审核,同时解决存量问题。我们要求明年2月底前,实现动画微短剧的全链审核的审核管理。

下面,我对平台再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各个平台绝不能以走过场的心态对待这一工作,要切实处置好问题剧目,化解好内容风险,重点清理极端复仇、以暴制暴、低俗擦边不健康审美等问题的剧目。采取措施严格防范未成年模式下的违规传播问题,运用多方面的措施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

总之,网络视听司将督导省局健全常态化的排查和处置机制,对担不清审核责任,完不成管理要求的平台将严肃处理。

刚才我谈到的是规范管理方面,下面谈一谈我们创作提升方面的想法和措施。

在我们倡导和推动下,现在多家平台制定了,也即将马上要发布各自优秀动画微短剧的扶持计划。通过计划的实施,我们要推动创作播出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韵味,贴近当代审美要求,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正向引导价值的优秀动画微短剧作品。

同时,我们还要实现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形成有利于动画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创作环境、评价体系、传播机制,最终显著提升动画微短剧行业创作力、产业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加快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微短剧的发展提出13个字3句话,叫“向上提质,向下扎根,向外拓展”,这是我们为行业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借这次论坛的机会,我也想着重的强调一点,全行业要以动画微短剧发展为契机,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大众共同参与微短剧内容创作与传播,释放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巨大潜力。接下来我讲讲,具体要怎么做。

一是让群众参与,成为动画微短剧发展的显著特征。

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以PGC的方式生产微短剧,我们在想可不可以用UGC的生产和传播。

因为AI技术的赋能,已经让专业制作不再遥不可及,要以繁荣动画微短剧为契机,不仅坚持为群众创作,还要实现群众参与创作,构建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创作的生动局面,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看文艺变为做文艺,从听故事变为讲故事,努力使动画微短剧创作如摄影艺术一样成为百姓文化生活的常态。

多年前,摄影是一个精英化的艺术,要有钱买得起好相机,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摄影师。现在,在所有的景点、大街小巷,很多人都背着很好的相机在玩摄影。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微短剧也如摄影艺术一样,技术门槛更低,让大众成为创作者。

二是让群众参与成为动画短剧创作的源泉。

当前,真人微短剧的同质化是非常受诟病的,创作机构和平台始终是围绕相似的题材、人设、情节打转的,谁也无法脱颖而出,观众已经腻烦千篇一律的内容。

同质化的解决之道有一个方向,它是引入源头活水,在群众无限的生活体验中诞生故事和创意,让群众亲自书写他们的日常经历、地域文化、民间故事,将那些街头偶遇、饭后闲聊、民思偶想的创意火花变为自己的文艺创造。让动画微短剧起到传递大众心声,承载民间智慧的作用。

三是使群众参与成为动画微短剧扶持的重要方向。

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希望,也有平台马上要宣布一些扶持的计划。这个创作激励和扶持计划要重点考虑和关注个人创作者、草根群众,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大众的创作热情,提升参与积极性。

各个平台要提供便利的创作条件,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推出简便易用的傻瓜式创作工具。共享版权合规的形象IP、配音配乐等素材库,提供入门级的创作教学课,要倡导正确的创作方向。

同时,平台要强化内容的监管,严守红线底线,也要主动设置创作选题,把握创作方向。同时也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创作者的个性表达。

我们也要构建良性的激励生态,搭好展示平台,打造专属的草根创作专区,让好的作品获得更多的关注,综合运用好精神激励创作扶持、合作等多种手段,让好的创作得到好的回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微短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与以AIGC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参与影视创作传播成为了可能。

应该说,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微短剧行业未来发展的原生动力和最坚实的基础,希望全行业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乘势而上。推动动画微短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新大众文艺的生力军、主力军。

我相信这一场人间烟火与视听创作的双向奔赴,一定会打造出动画微短剧更为生动繁荣的明天,谢谢大家!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