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短剧围剿!流量失效!腾讯视频如何守住“长”赛道?

当微短剧以504.4亿元的市场规模实现34.9%的同比增长,当“短直快”的叙事逻辑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长剧市场正面临产量收缩与收视率下滑的双重压力。

同时,流量明星失灵、剧情注水争议等问题,更让腾讯长剧陷入“内容价值与市场热度失衡”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腾讯视频在2026V视界大会发布的2026年片单则从正面回应了质疑,并给出了长剧在变革浪潮中的破局之道。

IMG_256

该片单以六大板块、120余部精品剧集的体量,勾勒出平台在内容创作上的多元探索与战略升级。这份覆盖严肃文学、现实主义、古装传奇、科幻悬疑等多元题材的片单,不仅是腾讯视频应对市场竞争的核心布局,更折射出影视行业在政策引导、用户需求迭代、技术革新驱动下的发展新方向——以用户情绪为锚点,以赛道升级为骨架,在长短共生的生态中重构长剧价值。

而从行业视角来拆解这份片单,既能窥见头部平台的内容突围路径,也能读懂影视行业从流量追逐到价值深耕的转型密码。

01

短剧冲击与流量失灵的双重解构

微短剧的崛起并非简单的“时长替代”,而是对影视产业底层逻辑的解构。其核心优势在于“高密度情绪输出”与“低决策成本体验”,5分钟即可完成冲突构建与情绪释放,精准匹配当下用户碎片化的消费习惯。

更关键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爆款短剧证明,脱离流量明星的“故事本位”创作,反而能收获更强的市场共鸣,这直接冲击了长剧依赖的“明星中心制”生态。腾讯长剧长期面临的“集数冗长、节奏拖沓”问题,在短剧的对比下更显突出,用户对“注水剧情”的容忍度持续降低。

IMG_257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顶流明星+顶级IP”已经成为了一种稳定的模式。但在持续精品化的当下,“资源堆砌明星,明星反哺资源”的闭环已然失效。

长剧市场曾深陷“高片酬挤压创作预算”的怪圈,编剧、服化道等核心环节投入不足,导致作品缺乏叙事深度与艺术质感。腾讯长剧虽不乏头部IP改编,但部分作品仍因“流量至上”的创作逻辑,出现剧情悬浮、人物扁平的问题,难以满足观众对真实感与价值感的需求。这种“流量依赖症”在短剧的冲击下暴露无遗,也迫使平台重新审视内容创作的核心驱动力。

02

赛道重构与创作升级的双向发力

面对围剿,腾讯没有选择随波逐流地全面押注短剧,而是选择加固“长”赛道的护城河。其策略并非固守,而是进化。

赛道方面,腾讯视频精准捕捉这一行业变化,在原有"爱、燃、智、议"四大赛道基础上新增"传奇"赛道,形成五大情绪赛道的完整布局,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分类范式。

"爱"赛道作为影视行业的常青树,腾讯视频突破了传统爱情剧的套路化表达,将创作核心转向年轻人的情感认同与双向奔赴。针对24岁以下年轻用户群体,平台重点打造高密度情绪输出与高社交属性的内容,既契合Z世代的情感表达习惯,也顺应了行业"圈层内容破圈传播"的趋势。这种细分定位避免了爱情题材的同质化竞争,为行业提供了"年龄分层+情绪精准"的创作思路。

IMG_258

"燃"赛道则回应了行业对东方审美表达的探索需求。不同于以往照搬西方英雄叙事的创作模式,腾讯视频聚焦"东方新英雄"与"新世界"的构建,将热血爽感与东方文化内核相结合,既满足了观众对奇情奇观的娱乐需求,也推动了国产影视的文化表达升级。这种创作方向与行业近年来强调的"文化自信"创作导向高度契合,为类型化内容注入了文化深度。

IMG_259

"智"赛道的创新体现了行业对高价值内容的追求。在刑侦悬疑题材中强化现实主义底色,在科幻创作中深耕"高概念强设定",既满足了观众对智识快感的需求,也突破了类型剧的创作瓶颈。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计划提升这一赛道的系列化、精品短剧集占比,顺应了行业"短剧精品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紧凑的叙事节奏提升内容传播效率。

IMG_260

"议"赛道的调整则反映了行业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价值回归。在都市生活剧创作中主张"情绪向上、减少痛苦议题",在家庭议题剧中聚焦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既规避了现实主义题材过度"贩卖焦虑"的行业乱象,也通过正向价值表达引发观众共鸣。这种创作导向既符合"广电21条"对优质内容的要求,也精准把握了当下观众对温暖现实主义内容的需求。

IMG_261

"传奇"赛道的增设是腾讯视频对行业题材空白的精准填补。在女性传奇题材中突出主体性与女本位意识,在男性传奇题材中彰显史诗气质,既响应了行业对性别叙事多元化的探索,也丰富了传奇类题材的表达维度。从《玉兰花开君再来》聚焦董竹君的女性成长,到历史正剧《风禾尽起张居正》的史诗叙事,腾讯视频通过头部资源倾斜,将传奇赛道打造成新的内容增长极,为行业提供了"题材创新+价值深耕"的示范。

IMG_262

五大赛道的布局不仅实现了对全年龄段观众需求的覆盖,更构建了"情绪精准匹配+价值正向输出"的内容体系。这种以用户情绪为核心的赛道重构,正在推动影视行业从"题材粗放供给"向"情绪精准供给"转型,为长视频平台在短视频冲击下的突围提供了核心思路。

创作方面,IP改编仍是影视行业的核心创作逻辑,但创作理念已从"流量+IP"的简单叠加转向"IP价值深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腾讯2026年片单展现的IP开发策略,折射出行业对IP价值的认知升级,着重头部IP的精品化开发和IP生态的长效化构建。

具体来看,腾讯视频的片单中,头部IP的开发均遵循"顶级主创+价值深挖"的原则,打破了行业对IP改编"重流量轻质量"的刻板印象。历史正剧《风禾尽起张居正》邀请陈道明担任监制、胡歌出演主角,既借助主创的艺术影响力保障内容质量,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度刻画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谍战大剧《千里江山图》汇聚汪俊导演、张若昀领衔的豪华阵容,陈道明担任监制并友情出演,通过主创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升IP的艺术高度。

这种"IP+顶级主创"的开发模式,正在推动行业从"IP依赖"向"IP赋能"转型。通过主创团队的艺术创作,让IP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核得到充分释放,既提升了内容的艺术水准,也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剑来》作为男频超级IP,由张吃鱼担任监制及总导演、吴磊主演,通过影视化改编实现了从网络文学到精品剧集的价值升级,为行业IP改编提供了"尊重原著+影视化创新"的平衡思路。

IMG_263

在单个超级IP开发方面,腾讯视频也并非局限于单部作品,而是构建了"多元衍生+多季开发"的生态化布局。平台以IP生态构建"为核心引擎,通过迷你剧、季播化等内容形态,推动IP的多季开发,让观众的情感与IP共同成长。这种生态化开发模式打破了行业单部作品依赖的局限,通过IP的长效运营实现价值最大化。

此外,腾讯广告副总裁栾娜在致辞环节谈到,腾讯不仅拥有很多优秀的剧综IP,更有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微信小店等特殊的生态能力,能给品牌带来新的想象。

长视频的商业价值不仅在于短期流量转化,更在于长期的用户情感沉淀与IP价值积累。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品牌合作,通过IP生态运营延长商业生命周期,这种"内容价值+商业共赢"的模式,为行业商业变现提供了可持续路径。

03

总结

腾讯的2026片单,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短剧的围剿和流量失效的迷途中,长视频的出路不在于变得“更短”或“更爽”,而在于坚守并放大其作为“艺术形式”和“深度情感媒介”的独特价值。

“长”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维度,更是一种内容深度、情感厚度和思想高度的象征。未来,长剧更要以精品内容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生态构建为支撑,守住“长”赛道。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