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短剧营销重构品牌增长逻辑,耐特康赛解码行业新机遇

2025年,短剧已从“碎片化消遣”升级为国民级娱乐场景,用户沉浸式追更的消费习惯,推动品牌营销逻辑迎来深层变革。传统Logo堆砌式植入逐渐退场,基于用户情绪共鸣与场景化需求的定制化内容,成为短剧营销的核心趋势。作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重要桥梁,短剧正同时承担新品牌内容孵化器与老品牌价值再锚定场的双重角色。耐特康赛依托MorketingResearch发布的《2025短剧营销趋势洞察报告》,从市场生态构建、用户情绪挖掘、平台玩法创新三大维度,系统拆解品牌借势短剧营销的实战路径,助力品牌实现从流量捕捞到内容资产长效运营的战略跃迁。

一、短剧行业市场现状

短剧市场用户规模庞大,行业步入精品化深耕阶段。

IMG_256

IMG_257

数据来源:DataEye研究院.《2025年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

二、用户画像与品牌营销策略

银发族愿为共情付费,Z世代靠玄幻“上头”,都市女性在甜宠中治愈,圈层情绪驱动短剧分众化精耕

IMG_258

数据来源:秒针系统《2025中国微短剧研究报告》

品牌营销策略

IMG_259

三、品牌短剧营销案例

太二酸菜鱼:内容引爆全域,打造“剧-播-店”转化闭环

IMG_260

太二不以单纯曝光为目的,而是将短剧作为整合营销的起点,通过“内容-互动-体验-转化”的全链路设计,将线上情绪热度精准导入线下消费场景。

内容引爆:自制微短剧《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以“霸总×卖鱼妹”的反差设定精准切入“甜宠+逆袭”情绪赛道,快速引爆话题。

热度承接:邀请脱口秀演员何广智以“霸总”身份空降抖音直播间,将剧内热梗延展为直播内容,实现流量承接与粉丝转化。

场景落地:同步在全国开设8家“酸爽主题店”,将剧中元素、台词与场景搬到线下,并举办“边看短剧边吃太二”的线下首映礼,完成从线上内容体验到线下到店消费的终极闭环。

太二这一套“组合拳”不仅放大了品牌年轻、有趣的记忆点,更将短剧的内容势能沉淀为门店客流与销售增长的确定性增量。

星巴克:以定制短剧探索品牌文化传播新路径

IMG_261

在短剧内容形态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星巴克进行了一次品牌内容化的积极探索。其推出的定制短剧《我在古代开星巴克》,体现了品牌在内容营销领域的创新思考。

星巴克的核心策略在于突破传统广告植入模式,通过自主开发品牌定制内容,实现品牌理念的深度传达。品牌将咖啡文化、手工调制技艺以及“第三空间”理念等核心价值,巧妙地融入“现代咖啡师穿越古代”的剧情设定中,避免了生硬的产品推介,转而以文化共鸣的方式与受众建立连接。

在执行层面,该案例展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通过古今文化碰撞的创意设定,构建了具有传播潜力的内容框架;二是将品牌元素自然地转化为剧情发展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软性传递;三是借助精良制作水准,在年轻受众聚集的社交平台获得了良好的自发传播效果。

这一尝试不仅拓展了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的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容化的方式,强化了品牌在咖啡文化领域的专业形象,为品牌注入了更具时代感的年轻化元素。

星巴克的案例预示着,在短剧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内容深耕的发展阶段,品牌与内容的结合将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契合与文化的共鸣。未来的品牌营销,或将从单纯的内容植入,进一步迈向与优质内容共创共赢的新模式,这也对品牌的内容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短剧同时承载用户情绪宣泄与品牌商业转化双重功能,营销战场已从单纯的注意力争夺,升级为深度的心智资产建设。高密度反转、精准情绪共鸣、AI技术辅助等,已成为短剧营销的基础配置。真正的竞争核心,在于能否精准切入“银发追剧潮”“Z世代入幻避世”“人间现实主义”等细分情绪场景,实现品牌价值的自然植入。从“方言家庭”的温情叙事到“系统种田”的脑洞设定,再到“暗黑智斗”的悬疑脉络,均暗藏品效合一的机遇。当“这说的不就是我”的弹幕刷屏时,正是内容共鸣与品牌价值达成共振的关键节点,而耐特康赛也正聚焦这一核心逻辑,助力品牌在短剧营销中实现心智占领与商业突破。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