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周边 / 正文

AI漫剧狂潮下,传统动画行业正面临集体失业?

一边是AI漫剧赛道捷报频传:某团队制作的《开局强吻裂口女》播放量突破6300万,另一部《谁说陈卓不能斩神》更是创下2.8亿的播放数据。

另一边则是动画公司的项目延期、人员裁剪,让人不禁感慨说:AI 漫剧要把传统动画“逼死了”。

IMG_256

01

冰火两重天

"我离职了,准备去做AI漫剧。"这句话最近在动画行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项目周期漫长,资金回笼缓慢,人才不断流失。

一家从业十年的动画公司创始人更是坦言,今年他们裁掉了30%的员工,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裁员。

AI漫剧这边又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AI漫剧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传统动画行业全年产值的一半。

上半年漫剧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00%,这种爆发式增长是传统动画行业从未经历过的。

传统二维动画每分钟制作成本在2-3万元,一部 24 集的传统二维动画,从原画、分镜到后期,至少要 40 人做一年,成本最少 500 万,要是想做 3D 动画,成本能飙到 1000 万以上。而AI漫剧可以把这个数字控制在1000-2500元,甚至更低。

制作周期更是天壤之别,传统动画以年为单位,AI漫剧以周为单位。巨日禄Agent更表示,自己的团队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6个人1个月可以出5部。

不管是从成本还是制作周期上来说,这种对比都让不少动画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

IMG_257

02

人才的流失

传统动画的原画师、动画师,每天要画几十张原画,熬到半夜是常事;但去做 AI 漫剧,不用画那么多细节,AI 生成基础图,人工稍微改改就行,工作量少一半,薪资却没有变化多少。

而且传统的动画师需要掌握素描、色彩、构图、运动规律等基本功,AI漫剧制作人员需要掌握的是提示词编写、模型训练、图像生成等技能。

这些岗位不需要你绘画功底有多好,更需要的是对AI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敏感度。

从“创造艺术”到“流水线生产”,这也是许多动画人接受不了,不想转的原因之一。

03

资金流向、平台扶持

哪里有市场,资本总是最敏感的。

“2025年是AI漫剧的元年。”基本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之前投资方投一部传统动画,要等一年、两年才能看到回报,还可能血本无归;投 AI 漫剧,几个月就能出成果,亏了投的钱少,爆了就赚。

抖音为漫剧内容提供90%至95%的分成比例,还向创作者开放了6万部番茄小说IP的改编权。

B站推出"觉醒计划",提供30%-100%的制作成本补贴。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都在加速AI漫剧的发展。

04

从对立到融合

从这些数据来看,似乎漫剧和传统动画行业到了一个此消彼长的情形,真的是这样吗?

传统动画能做 “深度内容”,比如《大理寺日志》里的悬疑剧情、《雾山五行》里的精良打斗,这些需要长时间打磨,AI 漫剧现在还做不到。

IMG_258

毕竟AI 漫剧主要靠的是爽点和快节奏,很难做出有深度、有细节的内容,喜欢这类内容的观众,还是会选择传统动画。

在AI漫剧卷时间、卷成本下,也倒逼传统动画提升技术、创意等,跟上市场。从《魔道祖师》《时光代理人》,还有近期火爆的《鬼灭之刃》等,这些作品的成功,也证明了高质量的传统动画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动画公司开始设立AI部门,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前期设计和中期制作环节。而成功的AI漫剧团队,也开始引入传统动画的人才和经验,提升内容质量。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