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短剧热潮席卷房地产:闲置楼盘变身热门片场,绿地押注郑州打造千部短剧基地

房地产行业与短剧产业正展开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郑州闲置商场一年产出700部短剧,绿地集团更在郑州打造可承载千部短剧拍摄的实景基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更开辟了行业转型新路径。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发展前景。

当豪门千金的卧房变成楼盘样板间,当总裁办公室实为写字楼大堂,房地产与短剧的跨界融合正在创造令人惊叹的商业。这种看似偶然的"联姻",实则揭示了行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闲置楼盘焕发新生:短剧拍摄成房地产去库存新思路

在郑州,一处闲置商场改造的拍摄基地一年内产出近700部短剧,日均接待8-9个剧组。类似案例在河南荥阳、四川宜宾等地不断涌现,曾经冷清的售楼处如今成为剧组争相预订的热门场地。这种转变不仅带来直接——一个售楼处月租可达数万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盘活了沉淀资产。业内人士透露,场地租赁已占短剧核心成本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这种稳定需求为困境中的房地产项目提供了可持续的现金流。

绿地千亿布局:从房东到全产业链服务商的野心

绿地集团在郑州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这个总用地604亩的"剧引力"基地,计划每年承载超1000部短剧拍摄。值得注意的是,绿地不满足于仅做场地出租,更计划构建涵盖拍摄制作、演员经纪、版权交易等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这种转型既源于短剧市场年规模超500亿元的诱惑,也体现了开发商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迫切。数据显示,河南微短剧产能已占全国近四成,这为本地房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这场跨界融合远非简单的场地租赁,而是两个行业在逆境中碰撞出的创新火花。对房地产而言,短剧不仅是增收渠道,更是探索空间运营新模式的契机;对短剧产业来说,现成的建筑场景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随着绿地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参与,这种共生关系或将重塑两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