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剧 / 正文

《2025出海短剧营销趋势洞察报告》:译制剧铺量,原创剧高溢价,银发市场崛起

过去两年,中国短剧出海从“试水”迅速走向“爆发”,不仅在平台数量和用户规模上实现跃升,内容制作也从单一实拍延伸至“实拍+AI”融合,商业模式日渐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大数据研究院携手前海像样HuntMebi发布了《2025出海短剧营销趋势洞察报告》,基于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的多维数据,全面呈现短剧产业的增长轨迹和营销逻辑,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参考坐标。

市场概况

2024年成为短剧出海的拐点,APP数量、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分别较2023年增长5倍、12倍和11倍,总内购收入达到5.7亿美元,累计下载量突破3.7亿次。

进入2025年,热度依旧攀升,Q1平均每月广告主近300家,素材量超过8500条,3月更创下峰值。

IMG_256

从地域来看,北美无疑是最大战场,2025年Q1平均素材量超过1万条,广告主数量也位居首位;东南亚市场紧随其后,中东和非洲则展现出潜在机会。

系统层面,iOS与Android占比约为45:55,但iOS平台的竞争更为激烈,仅Q1创意量就超过310万条,广告主平均素材量显著高于Android。

IMG_257

更多消费者相关的详细内容,请关注【M123跨境工具导航】公众号,回复【出海短剧营销趋势】即可免费下载完整报告查阅。

内容投放

在内容端,形成了“译制剧占量、原创剧提价”的格局。译制剧成本比本土原创低95%,剧目数量高出136%,能迅速铺量。例如NetShort依靠“翻译剧题海战术”,2025年2月双端投放素材超过24万条,新素材占比接近90%。

相比之下,原创剧虽然成本更高,但凭借文化契合度与用户粘性,ARPU值比译制剧高出922%,且具有更长的投放周期,成为可沉淀的内容资产。

IMG_258

题材选择也日趋细分。女主逆袭、爱情复仇、霸总职场仍是流量大户,而面向“银发市场”的垂直赛道正在崛起。FlickReels就将三分之一的剧集聚焦中老年角色,其原创作品《TrueLoveWaits》上线三个月后仍能在3月迎来投放峰值,多次冲入日榜前三。

投放创意上,强冲突和情绪钩子是标配。《SpringIsBurning》以吻戏开场引流,《DesiredbyMyUnknownHusband》则通过“分手—救美—和好”的循环剧情牢牢锁住观众。

IMG_259

变现与增长

在商业模式上,短剧以“内购为主、广告为辅”。用户通过充值解锁剧集,会员付费与广告变现则作为补充。如何把“获客”转化为“留存”,成为核心课题。获客主要依赖社交媒体推广,其中Web2App是最常见的投放链路。

IMG_260

HuntMebi的技术数据显示,其信号匹配率可达97%以上,有效提升了转化效率。留存方面,实时更新提醒、个性化推荐以及剧情悬念的巧妙设计,都是提升粘性的关键手段。

整体来看,短剧出海正在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内容与投放两端都在加速迭代:译制剧适合快速试错,原创剧则更利于沉淀长期价值。对于从业者而言,唯有以数据驱动策略,结合市场选择与人群偏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短剧赛道中脱颖而出。

报告来源:广大大数据研究院、前海像样HuntMebi,资料版权归原发布机构所有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