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当全球内容消费“向短”,短剧的下一步?

IMG_256

9月17日,第二届银河娱乐集团澳门国际短片节(下称“澳门国际短片节”)主办的业界座谈会“短影像的下一步”在中国澳门举行。

本次座谈会由东西文娱联合承办,在东西文娱管理合伙人曹虹的主持下,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小喜文化创始人及知名制片人孙金,山海星辰集团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首席内容执行官李鸿坚,中国导演及知名剪辑师彭发,知名编剧陈星星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短剧领域的现状与未来。

用户需求驱动短剧蓬勃发展

“短剧会成为影视内容的主流赛道”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指出,短剧蓬勃发展的底层逻辑是用户需求的变化。短剧消费场景多发生在碎片化时间中,如等车、候机、午休和睡前等时段。当下消费过短剧的人口已经超过6亿,甚至比外卖用户人数还多。

IMG_257

李啦提到,腾讯视频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短剧的长视频平台之一,已经不再区分横屏短剧、中剧和竖屏短剧,而是简化为横屏剧和竖屏剧两种容器进行内容分发。竖屏剧以1-3分钟单集时长为主,强调情绪化和代入感;横屏剧则根据内容需求,单集时长从十几分钟到三十多分钟不等。

腾讯视频不仅在商业模式上,不断更新政策给到短剧公司比较高的回报和厂牌激励,同时也会对于在短剧赛道里核心生产环节的创作者,比如编剧、导演,给到他们进阶的成长土壤。随着短剧的蓬勃发展,也非常坚定短剧在未来是会更加绽放。也许不夸张地说,短剧会成为影视内容的主流赛道。

长短剧商业模式差异显著

但讲好故事的本质从未改变

同时具备长剧、中剧创作经验的小喜文化创始人、知名制片人孙金,则从制片人角度分析了长剧与短剧在商业模式上的本质区别。长剧完全采用toB模式,需要制片公司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制作周期长达两到三年,风险较高。而短剧采用流量分账的toC模式,能够快速获得市场反馈,给创作者带来更大的愉悦感。

IMG_258

著名导演、知名剪辑师彭发分享了从电影转向短剧创作的心得体会。他发现现在的观众甚至会用2倍速观看短剧,这意味着实际观看时长比剧集本身时长更短。作为导演,需要调整心态和创作逻辑,适应这种变化,但讲好故事的本质从未改变。

IMG_259

短剧创作进入精品化阶段

创作如何迭代?

山海星辰集团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首席内容执行官李鸿坚从网文IP角度分享了切入短剧领域的经验。他们发现短剧与网文在内核上十分相似,都强调卡点、反转和情绪价值。2023年5月,山海上线的一部剧集在72小时内充值金额超过1000万,为他们打开了短剧市场的大门。

IMG_260

李鸿坚表示,随着短剧市场的精品化,山海星辰近期宣布打造短剧厂牌"桃花里",目标在于想让创作者不要局限于套路,把更多创新的想法融入到短剧,让短剧真正成为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影视作品。未来,短剧一定会是一个用户流媒体的主要形式,它未来会成为电影、长剧之外第三种内容呈现载体。

曾创作《锁爱三生》《夜未央》《以爱为契》等短剧的知名编剧陈星星从创作角度分析了短剧的发展历程。短剧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的过程,观众从一开始只需要情感刺激和宣泄,进化到需要情感价值认同和共鸣,阈值不断提高,这倒逼创作者必须了解观众在哪些时点会关掉视频或开启倍速播放。如今,短剧已经从最开始的流量之争,迈入现在的品质之争。

IMG_261

澳门创作潜力与行业展望

座谈会上,多位嘉宾谈到中国澳门作为拍摄地的独特优势和国际化的都市气质,认为这里是拍摄现代都市题材的理想取景地。同时,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也为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但与会嘉宾也指出在澳门拍摄面临一些实际挑战。现场,彭发导演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吁澳门特区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支持和补助,吸引更多剧组来澳拍摄。

与会嘉宾建议澳门可以把握中短剧发展的机遇,打造成为短剧制作的"好莱坞"。这既符合澳门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也能为当地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

对于短剧的未来,各位嘉宾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陈星星鼓励创作者要"快快写,慢慢磨,往前看",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李鸿坚认为短剧需要考虑竖屏+横屏+电影的三位一体形式,强化IP破圈能力。

李啦用"小屏幕,大情怀;短篇幅,长回味"总结短剧的价值追求。

孙金强调短剧不是长剧的减法,而是乘法,需要用更短的时间讲更好的故事。

彭发则指出作品打动人心与时长无关,重要的是讲好故事。

IMG_262

与会嘉宾表示,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正在重塑观众的内容消费习惯和创作方式。从满足碎片化消费需求,到追求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短剧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蜕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作理念的革新,短剧有望成为与电影、长剧并立的第三种内容载体,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元表达空间,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内容体验。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