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特别提到实施优秀微短剧扶持计划,鼓励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目前,乡村题材微短剧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新的文化热点。这些微短剧以低成本制作,却收获了巨大的播放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乡村短剧的现状
当前,乡村短剧主要分为两类:
首先,由专业团队制作的乡村文旅剧。这些作品多由地方文旅部门制作,以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讲述乡村振兴和农旅产业的故事。
其次,由素人创作的乡村短剧。例如,抖音账号“阿乐哥哥”的微短剧《阿乐哥哥的故事》播放总量已超过80亿次,成为最受关注的乡村短剧之一。
在抖音平台上,大量创作者发布乡村短剧,吸引了大量观众,点赞量动辄十万以上,话题播放量接近100亿次。
这些短剧主要聚焦于代际冲突、夫妻情感和日常生活等主题,以正能量为核心,结局通常圆满且积极向上。
从制作角度看,乡村短剧成本较低,多用手机拍摄,场景简朴,更注重演员与角色的贴合度,以确保观众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乡村短剧的主要受众是乡村地区的中老年用户。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这部分用户得以通过观看短剧来消磨时间,并获得情感共鸣。
乡村短剧弱化背景,强化人物和字幕,结合抖音算法推荐和用户裂变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
乡村短剧的商业模式
乡村文旅剧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平台流量分成收益,二是文旅融合变现,三是地方政府扶持政策补贴与奖励。
素人创作的乡村短剧则有多种变现渠道:
首先是平台流量分成,创作者可通过开通巨量星图获得收入;其次是直播带货,许多创作者通过直播销售日用品和食品等商品;第三是私域流量转化,通过粉丝群强化情感互动;第四是广告植入,如闲鱼、蚂蚁医保等品牌的广告插入;最后是矩阵传播,通过多个账号矩阵增加粉丝量。
未来展望
总体来看,乡村题材微短剧仍具有较大潜力待开发。
在政策推动下,乡村文旅剧将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而由素人创作的乡村短剧则以低成本、低门槛的形式吸引大量创作者入局,有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文旅联动的有效手段。
或许,这样的内容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记录,更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你身边是否也有人在用这种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